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淮师学子赴黄山开展千年徽州文化调研文化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 作者:李睿扬

7月10日下午,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烟雨徽州 山水人文--皖南地区重要徽文化的保护利用现状研究团队到达黄山市黟县宏村,开始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对皖南地区的走访以及调研,了解当地徽文化的保护利用情况。
7月11日,团队成员们走进徽州古村落,亲身体验徽州非遗文化,成员们在宏村入口处集合并进行合影,开始第一天的实践活动——对宏村进行实景拍摄,具体了解当地徽派建筑特色。
图为实践团队在宏村入口处合照
团队成员们先从宏村入口处的南湖画廊看起,这条路见证了徽商的兴盛衰落,连接着徽州与外界,是徽商回家的必由之路。走过桥就可以看到一所书院,南湖书院位于南湖的北畔,原是明末兴建的六座私塾,称"倚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合并重建,白墙灰瓦,碧水蓝天,环境优雅。
成员们通过走访了解到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走访过程中,成员们发现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经过当地村民解惑后成员们知晓了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水引入宅内并开辟了鱼池。这种布局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图为成员认真倾听学习徽州文化
成员蒯学峰热情与当地居民交流,有位老先生为成员们热情介绍了徽州建筑里一些特色,例如马头墙,它马头翘角,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马头墙起不仅有装饰作用,也起到防火、防风和防盗的作用。同时特殊的天井主要起采光、通风、排水、调解气温的功能,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的徽州建筑特色之一天井
中午短暂的休整后,成员们开展了第二项活动——分工开展居民采访和游客问卷调查,并拍照记录。团队成员分为两组,一组由成员蒋雨涵同学将提前制作打印好的徽文化调查问卷(一)随机分发给当地的游客,由成员江永琳在一旁拍摄记录一天的实践活动;结束后,二组由成员程胡咏薇将提前制作打印好的徽文化调查问卷(二)随机分发给当地的居民,由成员蒯学峰在一旁进行拍摄记录。通过收集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徽文化的了解程度等数据以便后期撰写皖南地区徽文化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图为成员认真欣赏徽州建筑特色风格装饰
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团遇到一群来自北京的初中生前来参加研学活动,成员们与一位正在上初二的李同学进行了一番交流,他擅长理科,却对古建筑有浓厚的兴趣,听说成员们在宏村探访古建筑,便表达了自己对于古建筑的看法 。他认为,古建筑的长久保护难免会以目前的损失为一定代价,而在这一过程中,国民保护古建筑的意识会逐步地全面提升。此外,他并不赞同全面翻新,认为这不是合理的保护模式,而是强加在古建筑身上的现代印记。透过这些同学的观点,能看到当今青年对优秀传统事物的欣赏之心以及保护、传承之愿。
一天的实践活动后,虽然成员们都有些疲惫,但是彼此之间的信任与默契得到了加强,对优秀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和憧憬。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成员们将继续亲身体验式学习徽文化,向大众宣传普及非遗文化,用年轻一代人的新鲜力量激发徽州传统文化的创新及传播,也更好地展现了淮师学子的青春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8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遵义会议在党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精神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七、八次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祥)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11日电(通讯员汪祥)2025年3月6日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在开学后,回顾过去的六次工作,并且预祝后续工作顺利10月15日,星火遵忆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宣讲…… 汪祥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工大学子返乡,“我把工大带回家乡”宣讲引热潮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0日电(通讯员刘锦睿)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号召,赴安徽省濉溪中学对母校学生宣讲工大风气。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最新发布

兰理学子三下乡:走进临洮,调研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兰理学子三下乡:走进临洮,调研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振兴中国青年网定西7月18日电(通讯员袁之琦)7月15日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乡村非遗‘洮宝’”社会实践队探访临洮县马家窑博物馆与马家窑遗址,旨在通过…
温暖萤萤之火,点亮美好暑假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9日电(通讯员赵庆捷)微风阵阵,萤火点点,新鲜送爽,觅得清凉。为了弘扬志愿者精神,增添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同时帮助社区小朋友们学习更广泛的知识与得到温暖的陪伴,在7月4日,南京师范…
众志成城,筑牢防汛堤坝
风在追着雨,雨在赶着风,风和雨似乎连在一起,追着闪电,整个地球似乎都笼罩在茫茫的雨中。风和雨,像一千根鞭子,狠狠地打在玻璃上。顷刻间,闪电一闪,远处的雨像一个巨大的瀑布翻滚而过,令人窒息。7月29…
聚集力量,延续希望
7月10日,为了培养孩子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七月盛夏找寻大自然的美丽,团队特开展了关于大自然的两门课程,分别是“自然之美树叶画”和“美丽风景我来拍”课程,团队小老师指导学生使用相机,让他们捕捉…
心中有绿,脚下留青;支教助学,尽心而为
7月14日,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奔赴湖北咸宁赤壁镇中学支教的最后一天,两周的暑期三下乡支教之旅在今天就告一段落,本次支教旨在提升自我能力,为农村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
萤火闪烁,照亮梦想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20日电(通讯员赵庆捷)为弘扬志愿者精神,7月1日至7月3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成的“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实践团队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将开展长达一个月的志…
敬老情系你我他,邻里互助千万家
为结合健康中国战略,深入乡村调研疫.情后时代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完善乡村医疗健康体系,树立老年人科学、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2023年7月9日,湖北医药学院全科医学院“疫”同守护,“青”暖夕阳志愿服务…
挥手告别,“京鸿”再见
7月27日电(通讯员刘烨)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别离是今日的“希望家园”。2023年“希望之家”暑期班活动已近举办了24天了,明天上完最后一天的“课程”,我们就将离开京山这个美丽的地方。在这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
难忘前事怀先烈 赓续红色承遗脉
安徽学子三下乡:前事难忘怀先烈赓续红色承遗脉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9日电(通讯员李玉婷)历史是一个民族兴衰更替的见证,文字恰好是记录这些兴衰的载体,记载着人类文明最灿烂的篇章。生者以史铸碑哀悼,死者…
湖北学子三下乡:开展七彩假期,传递教育希望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魏羽佳)为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守护好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心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6日在张沟镇联潭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希望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