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我们的乐蜀

作者:陈晓宇

我国自古流传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样一种风水学说,这其中蕴含了我们的山水文化,也反映出我们自古对山水的一种喜爱与崇尚之情,渴望与水相伴,临水而居。

而在快速发展的当代,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如何提高生活环境质量也成为我们的一大关注点。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最关注的是能否把以水为为主体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水孕育生命,也成为众多城市的象征与面向世界的名片。巴黎的浪漫美好,是因为塞纳河的婉约纤细;威尼斯的举世闻名,是因为水街的丰富多姿;苏杭之所以被誉为天堂,得益于江南的小桥流水。我们在水的怀抱中,传承着文化,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城市建设、工业生产等使我们的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缺水的危机在众多城市中凸显出来。在此情况下,要成功的在城市中大规模打造水体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互融合,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配合解决问题。首先,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利用现在国家环保的新形势,多方面筹集资金,建设好城市污水设施,确保景观周围的污水经过处理之后达到水质指标再排入。对于人工湖泊的水污染问题,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增多,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时,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法来降低杂质的浓度。另外还有生态净化法,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应用于水质净化。严禁在水源附近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周边污染源必须设置独立的处理站对其污水进行处理。其次,相关部门应该设专人管理周围水面环境,对水源水面漂浮物及时清除,避免这些杂质影响水体的自然循环功能。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反复,我们可以利用水的循环规律,补充、修复水源,深层次地开发利用水的循环,以解决城市用水难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污水、雨水、地表涵养水、地下水作为水源,开发生态景观水循环系统,使我们的水循环更加符合自然规律。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积极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让公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水资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孪生时代:看非遗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的重生与突围

在杭州南宋御街的数字非遗馆,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正通过全息投影与宋代织娘学习缂丝技艺,光影交织中,千年丝路在数字空间徐徐展开。这个场景印证着非遗保护已突破传统窠臼,在数字技术…… 流光遗彩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保护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
三角公园之美
别样的美
合理利用景观用水
瞄准扶贫对象,建成小康家庭
2017年7月1日上午中国经济信息社组织的河南省脱贫攻坚档案整改工作顺利的进行中。我们在窝城镇调查的第一个村子邢庄村,也是调查的贫困户比较多的一个村子。队员们通过对村民的询问以及我们调查员对户主的实际住 …
依山傍水
奔流不止的黄河
水利伟业
南水北调的绵延
引黄灌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