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在今年七月三号下午和七月四号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亳州市烈士陵园,每到这里,我都会百感交集。想起一个个为了民族大义而英勇牺牲的烈士,我不禁肃然起敬。
皖北烈士陵园(皖北红色纪念园)位于安徽省亳州市,从市区往北,沿芦苏路前行15公里便来到了原芦家庙战斗的遗址——皖北烈士陵园所在地。“皖北烈士陵园占地207.9亩,总投资7300多万元,除了已经建成的烈士墓区和英雄纪念碑以外,烈士纪念馆也已基本建成,英雄纪念碑高28.9米代表28年9个月,是1919年5月“五四”运动到亳州全境解放的时段。皖北烈士陵园分为五大功能区:烈士墓区、主题纪念区、碑林雕塑区、红色景观旅游区和接待服务区。烈士墓区和主题纪念区都属于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二期工程将重点建设碑林雕塑区、红色景观旅游区和接待服务区。所有的工程完全建成后,这里将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皖北红色旅游景点、烈士纪念设施为一体。1400名烈士长眠,于此其中有名烈士墓590多座;清明期间,人们可以来此进行祭扫。英雄纪念碑西侧最南端,是一座解放军战士雕像。这座为广大市民所熟悉的雕像,原来立于市区魏武大道与古泉路交叉口,现在搬迁到这里守护着身后的烈士墓区。烈士墓区位于整个陵园的西区,分有名烈士墓和无名烈士墓,其中有名烈士墓590多座,无名烈士墓葬着852名烈士的骨灰。烈士墓全部采用卧式黑色石碑,立于青青的草坪之中,庄严而肃穆。每个墓碑后面,都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松柏,象征着烈士们的英雄精神常青,永存人间。在有名烈士墓中间的广场中,便是无名烈士墓,852名烈士的骨灰便安葬于此。“你们的名字不详,你们的功绩永存,无名烈士永垂不朽!”无名烈士墓碑的碑文,书写着无名英雄的丰功伟绩,表达着人民群众的无限悼念。在这里安葬的烈士,曾经被安葬在各地的零散烈士墓内,他们有的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有的是在解放战争中牺牲。虽然有不少烈士没有名字,但他们的英灵长眠于此,将会得到更为妥善的管护,被人们永远铭记。
沿着干净宽阔的石板路来到陵园大门前,汉代建筑风格的大门中间,一块巨大的石块上刻着鲜红的六个字——“皖北烈士陵园”。题字者是亳籍军旅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颜振卿。穿过大门,一条笔直的石板路尽头便是雄伟高大的英雄纪念碑。当天,工人们正在拆除围绕在纪念碑四周的建筑钢架。整个纪念碑以灰色为主色调,底座分两层,每层有9个台阶,碑身正面题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碑身顶部采取了与汉代风格相呼应的房檐式装饰,庄重而大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所写,这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张爱萍将军专门为亳州市烈士陵园所题的字。“纪念碑高度为28.9米,这具有特殊的意义,皖北革命斗争是从1919年5月“五四”运动时期开始的,到1948年2月亳州全境解放,屈指算来,时间的跨度正好是28年9个月。
芦庙位于皖北边界地区,这里也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亳州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这块土地上曾经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开展武装斗争的壮举,见证了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取道亳县挥师南下,“六克亳州”的传奇战史,见证了淮海战役中亳州人民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后方医院的场景。
参加这次活动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他们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矢志奋斗, 献出了宝贵生命。是为了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在那些峥嵘的岁月,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够成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先驱者, 一定有闪光的思想根基在支撑, 一定有坚定的目标信念在牵引, 一定有英勇的实际行动在践行。他们在民族遭受屈辱时忧国忧民、同仇敌忾,在人民遭受磨难时上下求索、奔走拼搏,在国家追求富强、人民追求幸福时, 又奋发图强、为民请命。这些都是他们的光荣传统,是他们给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为了凝聚中华儿女的奋进力量。向英烈们寄托我们的爱国热情,凝聚起薪火相传、团结奋进的力量。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染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更激励着我们,要为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我们今天的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生命换来的啊,让我们秉承先烈遗志,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为建设更加繁荣、平安、文明、和谐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走出烈士陵园,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滴血,每一滴血都凝固成一串问号: 日本帝国主义何以敢对我泱泱大中华举起屠刀?这里的每一幅图片,都是事实,为何有人不能正视它,甚至歪曲它,篡改它?落后就要挨打,何以落后?这里的每一尊遗容都在呐喊。这呐喊告诉我们:忘记英雄的民族是堕落之邦,忘记苦难,苦难就会重扣国门;这呐喊告诉我们:振兴中华,保卫祖国!
实践队员利用碑文学习历史,通过图片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家在长明灯前驻足默哀、缅怀先烈,感恩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创建了和平美好的家园。战时的颠沛使他们没能留下名字,但在中华儿女心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这次红色研学不仅使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家乡的历史,认识了家乡英雄的先烈们,更使队员们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认识到青年一代重任在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1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