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深入了解家乡非遗文化,7月8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一路“统”行实践队的队员,前往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进行了参观学习。在此体验了青岛地区独有的非遗文化,感受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也对家乡的非遗文化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分别参观了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即墨泥老虎体验馆、即墨花边、田横祭海,柳腔、即墨老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通过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我对这些家乡独有的非遗文化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
其中,在参观即墨泥老虎体验馆时,一进门,我便被映入眼帘的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泥老虎所吸引:如虎形、狮形、麒麟形等的泥老虎,憨态可掬,古朴大方;而当用两手捉其头尾、相对推拉时泥老虎还会发出声音洪亮的叫声。
“小老虎,贺新年,咕嘎咕嘎两毛五” ……在即墨地区,一直流传着“泥老虎” 贺新春的民谣,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即墨泥老虎传统制作工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于2016年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即墨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品,是形、色、声、动俱佳的民间泥塑。泥老虎的图案和色彩都十分讲究,一个憨态可掬的泥老虎制作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这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每逢过年,父母都会到集市上为自己买上一对泥老虎,那“咕嘎咕嘎”的叫声是那么的悦耳;那头上扬着粉红色的羽毛,身上涂着五颜六色的花纹,咧着狮口瞪着炯炯双目的样子,是多么的威风凛凛!
但同时,我也从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泥老虎已经传承了150多年,但发展到现在已几近失传,目前泥老虎的制作工艺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老手艺,文化部门也想了许多办法,对这种传统的工艺进行总结和文字记录,并准备筹办学习班进行传艺,让这些老手艺传承下去。如今泥老虎的发展传承情况较之前相比已经明显改善了许多,但若想进一步的发扬传承下去,还需继续努力。
正如博物馆工作人员所说:“非遗应该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呈现,传承要把握非遗项目的内在文化价值,注入新的时代活力,让不同时代碰撞,才能产生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事物。” 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而是城市生命力的“活化石”。
博物馆中栩栩如生的泥老虎、做工精巧的即墨花边、惟妙惟肖的木版年画……通过这次的参观,我领悟到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和魅力,也深刻体会到了民间智慧与非遗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自百年前传承至今,是我们的骄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文物是历史的痕迹,那么非遗大概就是历史的延续,是文化的传承。
最后,在参观结束、我在感受完纯粹、质朴的原生态非遗风貌后,对青岛即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意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不断探讨非遗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传承和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不断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