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凝聚着历史和情感,承载着无数前人的智慧和艺术精髓。非遗门类众多,涵盖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在新时代中大放异彩,在保留传统内核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
这个暑期,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携黄发垂髫,‘富’祥瑞未来”实践团赶赴上城区彭埠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小候鸟们沉浸式体验中华大地上非遗的超凡技艺,感受非遗的“活化”绽放,用艺术揭晓非遗之谜。
翩然纸伞,流转时光
油纸伞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增强小候鸟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本课程从戴望舒《雨巷》中的油纸伞引入,带领小候鸟们探寻油纸伞的历史,感受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其后,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小候鸟们打开素色油纸伞,拿起画笔,自由绘制上色,一笔一画,油纸伞呈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一把油纸伞,撑起一方天地;一项非遗技术,尽显悠久历史;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传统非遗工艺在时光中持续闪耀。
“携黄发垂髫,‘富’祥瑞未来”实践团实践团成员开展“翩然纸伞,流转时光”课程
体验剪纸,传承非遗
剪纸,作为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俗文化延续性。本课程围绕剪纸的起源、历史及技法展开,由简及难,逐步带领小候鸟们体会剪纸中的乐趣,培养其对非遗剪纸文化的欣赏能力。在充满热情的课堂上,小候鸟们用心感受剪纸文化的魅力,尽情挥洒创造力,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剪纸作品。璀璨夺目的非遗文化及其背后丰富的历史底蕴让小候鸟们叹为观止。
剪纸课程不仅是对剪纸技术的学习,更是一趟民俗与非遗文化的体验之旅。一堂剪纸课把非遗“剪”进了小候鸟们的心里,让非遗之美焕发新时代的勃勃生机,代代传承。
“携黄发垂髫,‘富’祥瑞未来”实践团实践团成员开展“体验剪纸,传承非遗”课程
缤纷浸染,邂逅扎染
“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扎染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本次课程中,实践团成员为小候鸟们介绍了手工扎染的起源与发展,并为其展示了基本扎结技法和染色技法。在其后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小候鸟们以现有技法为基础,天马行空,使用新的扎结技法和设计现代化图案对方巾进行创新改造,“零距离”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用一根根线绳勾勒出“纸上”风景,感受褶皱与纹理间独特的色彩晕染和艺术气息。
一条小小的方巾,融汇了古人与小候鸟们的智慧,携着深厚文化意蕴,穿越山海,传递共同的非遗文化价值。
“携黄发垂髫,‘富’祥瑞未来”实践团实践团成员开展“缤纷浸染,邂逅扎染”课程
摇曳光影,走进非遗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为使小候鸟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传统文化——皮影戏,本次课程从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皮影片段引入,激起小候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介绍完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后,实践团成员通过制作皮影、皮影戏表演等活动,带领小候鸟们走进皮影戏,近距离体验皮影艺术的神奇。最后,在灯光的配合下,小候鸟们演绎了一场精彩的皮影剧。在非遗文化的浸润下,小候鸟们与皮影戏的故事在这艺术的光影中缓缓展开,为这古老的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携黄发垂髫,‘富’祥瑞未来”实践团开展“摇曳光影,走进非遗”课程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主题之一。作为新时代非遗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小候鸟们完成了一次与非遗文化亲密接触的奇妙之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焕发出新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5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