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聚焦红色资源,推进红色文物保护的立法研究,7月6日,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弘法沧澜实践队奔赴枣庄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三天的时间里,实践队员们到达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八路军抱犊崮抗日根据地、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等地进行红色资源的立法保护专题调研。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采取了游览参观、采访、宣讲、分发宣传页等多种方式深入当地进行实践,并于7月9日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弘法沧澜实践队的一员,回想三天的实践经历,我们调研了很多红色资源的保存情况和不同人群对于红色资源立法保护的了解情况。
红色资源的保存方式大多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受展览地的条件影响,所保存的方式也不同。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两处,我们调研发现有关台儿庄大战和铁道游击队队员的革命和红色资源基本被保存在玻璃柜中供人们参观,红色资源如战争时使用的枪支、弹药、衣物、生活用品等均被进行基本处理后展示给游客;而八路军抱犊崮抗日根据地因其本身特点,进行展示的红色资源多以八路军当年的生活场景为主题进行展示,部分红色资源如重型机关枪、煤油灯等采用了露天展示的方式进行展览,为更好地体现历史痕迹,管理人员未对其进行翻新处理,从而保存了战争的原始痕迹。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参观 曲训承摄)
对于群众、景区管理人员等不同人群的采访也让我们了解到现下人们对于红色资源保护和相关立法的了解情况和基本认识。在这三处参观的群众大多出于游览或者了解历史的目的,对于红色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相对来说并不了解,对于相关立法情况也没有过多关注,可以说相关意识比较单薄,仅有保护红色资源的想法而不知道具体保护的措施;相对于群众,景区管理人员对于本园区内红色资源情况比较了解,更加熟知其保护措施,然而对于相关立法情况有一定了解却不够深入,这些都能反映出我们现阶段红色资源法律保护的普及和具体落实仍有较大上升的空间,也给我们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采访 曲训承摄)
这几天的实践经历让人成长,在此之前,我从未以团队的形式具体地深入实践地进行专题调研活动,从个人素质方面来说,恰逢此机会,我作为弘法沧澜实践队的一员,才得以精准切入“红色资源”的视点,主动学习相关法律,和当地的人们进一步互动,通过不同的实践方式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从团队合作方面来说,三天的朝夕相处、三个实践地的分工与配合、后期的资料整理和文稿编写等方方面面都让我在和其他队员们的交流与配合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共事。
三天的实践让我对于红色资源的现状有了深层的认识。一方面,红色资源法律保护失衡。目前,地方立法规定多侧重于对遗迹、遗址等红色物质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对于红色精神资源保护,仅有部分地方立法中存在一些原则性的禁止规定,且这些原则性条款难以在实践中予以落实。另一方面,红色精神的传承面临挑战。在媒介深度融合的环境中,红色资源宣传开始与商业化并举,带来了市场化、功利化、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冲击着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本次实践活动虽已告一段落,但红色资源的保护道阻且长,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依然任重道远。(通讯员 贾畅然)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曲训承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7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