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西沟村,一个藏匿于陕北的小山村,从上个世纪中期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高西沟村基层党支部紧跟党的步伐,听党话,跟党走。四任班子三代人一步步将这片黄土塬上的荒地打造成如今一眼望不到头的绿洲。2023年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赴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进行“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3年7月17日早,西安外国语大学调研组同学抵达高西沟村,本次实践调研活动由八名同学进行采访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这八名同学被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进行村民问卷采访,另一个小组对高西沟村党支部进行专访。当时问卷组的同学再随机采访的过程中采访到了一位老党员,当问卷组的同学问到老人的政治面貌时,老人从自己的口袋拿出了一张牌子,牌子上清晰的标志着光荣在党50年,这让在场的同学倍感激动。
在与老人的交涉过程中,老人谈到,高西沟村曾有40座山,21条沟,都是久旱不收,近些年通过打坝、修梯田、植树造林,使得梯田层层绕山头、座座坝堰锁住沟、坡地林草盖被子、沟渠打坝粮囤子,高西沟村焕然一新,也培养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高西沟精神,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近几年,米脂县民政府当时给村民每人补贴了两万块钱、十袋面、十袋大米和十瓶油,榆林市农商局也给了我们高西沟村每人五百元红包,榆林市医院给老年人补贴两万三千块钱,还有慈善协会也给我们老年人生活给予许多帮助,今年发展起来的的绿色生态旅游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老人说道高西沟村的发展离不开这样一位老人——常秀英。常秀英,米脂县高渠乡高西沟村人,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也是中共第十届陕西省党代表。她在1958年嫁到高西沟,50年来,她大干苦干,在高西沟村的水土流失治理中一直冲在第一线。为征山治水、造林护草付出了毕生精力。在提到常秀英老人时,老人讲到“高西沟的水土保持、生态,比如说梯田、坝地、林,国家有个根治黄河的国策,高西沟纳入了这个国策里,所以高西沟那里有个生态教育基地。从历史方面看高西沟,老一代特别是中央那沾了常秀英的手,那两只手代表高西沟人民,征山治水,劈山填沟,两只勤劳的双手。”高西沟村里有一个箍的窑洞里面有关于常秀英老人的展览。常锦栋老人说“常秀英这两只手在党中央二十大能看到”。
老人在谈及到自己对高西沟精神的理解时说道,高西沟精神的内涵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它发扬的是延安精神。高西沟村的生态发展离不开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离不开常秀英等老一代高西沟人民征山治水、劈山填沟的勤劳作风。为贯彻党中央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西沟村主动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高西沟人民以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经过四届村党支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变成了今日的“塞上江南”,让民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高西沟的发展,得益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支部,也得益于积极投身于基层的驻村干部,更因为四任领导班子三代人的薪火相传。通过本次实地调研,意在带领学生探寻当地如何在红色文化引领下推动发展绿色生态、推进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以此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的重要讲话,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8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