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清水秀处,乡村振兴时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作者:郭嘉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牢牢跟党走,重走习近平走过的路。7月17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高西沟村山清水秀,绿意盎然,美景如画。在那里,实践团成员俯身实践,用眼睛真真切切了解生态环境治理、党支部班子的“绿色接力”、高西沟村精神传承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黄土高原已经不是人们心中想象中的黄土高原那样,乡村也在逐步振兴起来。

高西沟村曾有40座山,21条沟,都是久旱不收,近些年通过打坝、修梯田、植树造林,使得梯田层层绕山头、座座坝堰锁住沟、坡地林草盖被子、沟渠打坝粮囤子,高西沟村焕然一新,也培养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高西沟精神,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近几年,米脂县民政府当时给村民每人补贴了两万块钱、十袋面、十袋大米和十瓶油,榆林市农商局也给了我们高西沟村每人五百元红包,榆林市医院给老年人补贴两万三千块钱,还有慈善协会也给老年人生活给予许多帮助,今年发展起来的的绿色生态旅游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西沟村党支部坚持“生态振兴+”的思路,带领全村人民巩固拓展生态治理成果,把绿水当资产,把青山当金山,近年来,在治理40座山峁、21道沟岔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三分林地、二分草地、一分耕地的“三二一”用地模式,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补植补造空白区域营造林2000亩,补种疏林地柠条300亩,绿化道路7.49公里,栽植树木3.5万余株,完成50种山地树木引种,建成森林防火瞭望塔一座、森林防火预警指挥平台一套,目前全村林草覆盖率达7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78%。“雨量增多”“天旱地不旱”的小流域气候已然形成,黄土高原绿色传奇正从浅绿向深绿挺进,山清水秀不再是江南地区的代名词,黄土高原也可以是山清水秀的。

高西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且利于排水,加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苹果种植。2007年,高西沟开始尝试种苹果树,村民剪枝、套袋,更新改造老果园……不出几年,红彤彤的果子挂满山头,高西沟人尝到了苹果富农的甜头。现在,高西沟的苹果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党建+农户”的山地苹果产业经营模式,促成千亩山地苹果产业规模化生产,实现果园滴灌系统铺设和防雹网架设,强化科学管护,打造出“高西沟苹果”品牌,全方位实现山地苹果的提质增效。在苹果成熟之后,高西沟村就会有专门的负责人来收农户手中的苹果,价格要比邻近村镇要高上20%,一斤能达到4元钱,在产地能给到如此高的价格属实不多见。

村民生活的提升,在高西沟生态治理这块响亮的牌子打出去之后,来高西沟村参观旅游的人多了,大量游客的到来,为高西沟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绿了山川,富了乡亲,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拓宽了致富路,鼓起了“钱袋子”。近60年来实现了“泥不下山,洪水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愿望。正是因为水土保持治理见到成效,1985年起村民的收入稳步提高,2020年人均收入达到18851元,到了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能达到21711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6210元。4月初,高志周参与了村里的庭院改造项目,把家里7孔旧窑洞翻修成了干净漂亮的新窑洞。他笑着说:“室内卫生间补助1万元,换门窗补助2000元,党的政策真是太好嘞!”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高西沟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担当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的光荣使命,按照“党建引领、生态为本、文化铸魂、产业富民、共建共享”的发展思路,挺膺在前,再接再厉,不断续写黄土高原上新的绿色传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7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文明与生态起飞,经济共发展一色
2023年7月18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项目团队继续在陕西省榆林市高西沟村调研,考察高西沟村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了解在党群建设过程中,高西沟村党建与…
记一次家访
【山东大学电气学院管宁07月21日讯】(通讯员:管宁)在经过前期文献法及问卷法的分析及调整后,本队将进行长期的深度访谈法,考虑到乡村孩子的家长可能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本队伍进行了广泛地预约,希望尽可…
安徽学子三下乡:尽绵薄之力,共创美好城市
安徽学子三下乡:尽微薄之力,共创美好城市为贯彻党在十八大以来对文化建设的各种方针,践行党服务于人民的宗旨。2023年7月22日,为建设安全城市交通体系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上午7点钟,实践队成员到达…
宣讲医疗器械安全,我们在路上丨红星伴我行志愿服务队
传承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精髓,赋予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动力。邵阳学院外国语赴新邵县湾里村“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开设了传统文化的…
一师学子三下乡:相约游园会,助力童心梦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段十怡袁伟杰侯思敏)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史故事带给洪山镇人民,提高学生们对党史知识的了解。“数荟星源“党史学习教育团于洪山联合学校双林中学开展主题为”乐学二十…
体验夏令营的厨子生活
【山东大学电气学院管宁07月21日讯】(通讯员:管宁)“请选择您的角色”——本文将带领大家走入蒲公英“萤烛”队厨子的第一视角。07:00和煦的阳光并没有轻柔地唤醒沉睡的我,新的一天并未翻开篇章,打破这寂静…
二师学子三下乡:毕业典礼圆满结束
大学生网报荆门7月30日电(通讯员黄丝雨)2023年7月28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第一分队,在京山市鄢河村顺利举行了毕业典礼。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意味着暑期班的孩子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迎接他…
三下乡|特色英语课
首先,学好英语有助于我们掌握更多权威有效的资讯,建立起认知中的“信息差”。其次,学好英语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从不同的角度拥抱和认识世界。最后,通过学习英语,理清语言背后的逻辑思维,有助于提升自…
山水精灵科学助农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7月19日,山水精灵科学助农实践队经过了五日的泉州德化之行,从泉州德化返回厦门,为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此次活动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领略了“中国陶瓷之乡”泉州德化的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