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找儿时记忆中的“门”,传承乡村门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翻译学院 作者:张静雅

为了了解乡村门的含义,体会乡村门传达的感情,切实体会乡村门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門履践思传承,诚心致远接千载”社会实践队实地考察了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小营街道守义张村。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门自古以来便是一种备受重视的建筑类型。作为出入的要道,吐纳的气喉,地位的象征,文化的载体,门早已突破了仅仅作为开阖建筑的狭义范畴。它的形式和内容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重色彩,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强烈的民族情趣。

村子里的房屋大多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现在因为城市建设要被拆除。我们考察时村民大多都已经搬走,门是呈上锁状态的。我们每户挨着观察门上的要素,发现大部分的门都是在屋宇式大门的基础上延伸到现在的样子。很多人家都会选择正红色的大门作为自家的门面,大气、喜庆。红色的大门在古代也叫做朱门,代表着财富和健康,能给人们带来运气和喜气。

大部分的门上方都有一个类似牌匾类的构造,上面的大都是“家和萬事興”“家興財源旺”“鴻福照千秋”等希望家庭和睦兴旺发达的词语。有的人家会在牌匾下面再放一个窄长的风景画,大致都是一些亭台楼阁、花草虫鸟。画上也会有“喜鹊登梅”“春色满园”“金楼玉阁”的四字成语,其实对于村民们来说在修建大门时可能也不会很刻意的去选择这些词语,他们只是知道这些词是吉利的,对家来说是好的。有些人家的大门两侧除了贴对联的地方,还有一个“固定”的“对联”,如“春光高照文明院,富水长流幸福家”“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兴旺和幸福这样的字眼是最多的。人们对家庭的期望总是简单的,不过是和和睦睦、兴旺发达,他们通过家的门面——大门去表达他们朴实简单的愿望,大门也寄托着他们的情感。

在转到村子的西北角时,遇到一个奶奶,她是来看家里的菜地的。她们家的菜地就在房子的南侧,菜地里郁郁葱葱的种满了一排排的小葱和韭菜,它们好像知道明年这块土地就要被填平,所以肆意的吸取着土地里的营养,长得又高又粗。“奶奶,您来看菜啊”“昂,这房子现在不让进了,得看看那菜啊”操着一口标准的滨州方言,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

“奶奶,您家这个房子什么时候建的啊?”通过跟奶奶聊天,我们知道了奶奶家的房子是分两个部分的,后面的房子现在很破旧是八十年代建的,前面的房屋是零零年建的。“奶奶,那您家的门也是零零年的吗?”奶奶说她们家的门原本不是这样的,之前是银色的大门,门的最上面是家“和”万事兴,后来孙女跟她说门上的字错了,是家“与”万事兴,再加上门已经用了很多年了,所以就换了现在的门。她们家现在的门是正红色的,非常大气。

“奶奶,您家门真好看。”奶奶听完这句话,脸上遮不住的笑意,“好看吧,我挑的,这红色可喜庆,就是快拆了。”奶奶说完这句话,眼里尽是不舍。奶奶告诉我们小孙女从小就跟着他们生活,小时候可喜欢在门口玩,因为家门前是个小斜坡,孙女就跑上跑下的玩,现在一看到门就能想到孙女小时候的样子。对于他们来说,可能看到了这个门就能想到门里的院子,想到一些过去的快乐时光。

曾有人说:中国古典建筑是门的艺术。其实,寻常百姓,门岂止是“艺术”。乡村门承载着当地的人文文化,寄托着当地人的情感。一个房子的故事总是由大门开始的,从门进去打开一层层记忆,再由门锁上留住曾经的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76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重庆学子“三下乡”|绿色中国:生态和谐润绿洲,绿水青山奔海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深入开展“两山论”的生动实践,大力推动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夯实绿色发展生态底色,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乡生活,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打造森林…
党员点亮乡村,我们点亮党员心理健康
(通讯员邵依娜)基础党员为脱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乡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基层党员的心理健康也应该引发社会的关注。为切实地了解基层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
携手体育,传递快乐与成长:探索不一样的三下乡之旅
仲夏已至,百果飘香。福星小学暑期夏令营活动如约盛开。假期的丰富体验,孩子们得到了素质课程全体验,学校在夏令营活动的课程设置上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中玩、玩中学,同时借助湖北二师…
十里秦淮灯火灿,六朝遗韵落江南
总要来趟南京吧,吹一吹秦淮河的晚风,十里秦淮灯火灿,六朝遗韵落江南。树是梧桐树,城是金陵城。吹吹秦淮河的晚风逛逛河畔的夫子庙人间烟火,灯火阑珊。历史与现代,沧桑与浪漫看不进的江山如画,读不完的…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红心耀百廿,奋勇创一流。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红心耀百廿,奋勇创一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今年暑假,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南京红色实践队于7月16日前往南京进行实践工作。首…
观鸟,青少年与大自然的奇妙邂逅
观鸟活动作为夏令营的一部分,为孩子们们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让他们远离城市喧嚣,亲身走进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中。在专业的导师的带领下,他们学习到了鸟类的识别方法、习性和栖息地,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砂罂泛春华”,探寻非遗紫砂文化
“砂罂泛春华”,探寻非遗紫砂文化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砂罂泛春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7月25日赴江苏省宜兴市紫砂壶制作基地开展调研学习。丁蜀镇是紫砂文化的发源地,有紫砂陶制作技艺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
二师学子下乡:传承优秀文化,做新时代接班人
本网报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刘奥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仙桃市郑场镇大有居委会点位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志愿服务队员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于7月8日开展“学习中华优秀传…
互助养老新模式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的现状,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建设老龄事业和养老…
跨越界限,体验多彩生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赋队三下乡,用运动点亮未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来到福星小学已有两个星期的时间,在这两个星期的时间里,老师们和同学们之间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各项教学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同学们的兴趣也愈加浓厚,老师们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