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科技赋能生态保护,信息开创绿色未来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控制与工程学院 作者: 范一硕 连舒宁

(通讯员 范一硕 连舒宁 )石榴红生态科技园是临潼石榴产业的龙头产业,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家以农业为主的返乡创业园。为了进一步了解石榴种植产业的现状以及病虫害问题并收集相关数据,推进科技助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11地区农产品病虫害智能识别与防治”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于七月中下旬前往临潼区石榴红生态科技园进行实践调研,为生态保护注入青年力量,探究生态绿植的信息化、科技化发展。

图为园区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参观园区,为实践团讲解生态园基本情况。

临潼石榴名居中国五大名榴之冠,被列为果中珍品,集中国石榴之优,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2023年5月19号,习主席在中亚峰会同五国元首种植六颗临潼石榴树,说是中国石榴就是临潼石榴都不为过。临潼区石榴年产量约为8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成为临潼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石榴红生态科技园建于2001年,该园区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处临潼石榴优生带,占地面积1120亩,经过农业部认证的全程控试点基地,是我国石榴品种最多、最全、最集中种质资源圃之一。

园区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参观园区,在负责人介绍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园区发展石榴产业的多种措施,三品三生引领石榴产业发展,三品“品种、品质、品牌“,三生”生态、生活、生产“。以品种引领产业发展,培育新老石榴苗木品种60余种,现种植石榴果树苗木30万余株;专设”石榴红专家大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余位教授作为常年顾问,定期为园区进行病虫害防治,土壤,水肥等指导;依托“互联网+石榴“新模式,线上线下双品牌运营,打造了线下定位中高端人群的品牌“百富瑞”,线上定位年轻时尚化的品牌“宠爱榴榴”,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园区通过石榴病虫残次果生产石榴酵素菌肥,变废为肥,生成闭环产业循环经济链,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石榴产业发展;园区不但仅将石榴作为农产品,还将其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开展赏石榴花、品石榴酒等活动,衍生石榴酒、石榴茶、石榴醋等石榴制品;园区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注入石榴种植的整个过程,‍‍监测石榴生长过程中的湿度、温度,比如可以利用不同材质的袋子套在果实外部,达到防虫、防止日灼、颜色均匀、糖度高的目的,通过数字石榴形成生产的智能化,管理的数据化,服务的在线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并实践套袋过程。

石榴红生态科技园是陕西省唯一一家以农业为主的返乡创业园,以“互联网+农业“为主题,利用直播带货等电商模式,帮办培训数字石榴建设项目,成立校区融合实训基地,为乡村振兴培训人才吸引投资,负责人特意提到,“希望以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为主导,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更深的合作,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成员参观园区完毕之后,实践团成员与园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座谈,在座谈之中,实践团成员向工作人员讲解了智能病虫害防控的基本原理,智能识别软件对现场拍摄或者已经保存的病虫害图像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反馈至用户,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园区工作人员提供多种石榴病虫害图片,丰富图片集,程序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图为实践团与生态园园长深入交流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次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入了解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丰富程序病虫害图片集提高识别准确率,利用团队的研究成果智能识别病虫害为石榴红生态科技园提高防治病虫害效率,推动科技助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图为实践团在石榴红生态科技园门前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76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湖师学子三下乡,以支教践行初心
我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师者春风化雨一尘不染,后浪便胜出于蓝”。2023年7月13日,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在黄石市阳新县栗林村鲁论书院开展的暑期爱心支教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这几天的支教生活带…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三下乡:深入群众,深入实践。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三下乡:深入群众,深入实践中国青年网丰都7月9日电(通讯员杨浩)为了传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党史宣传教育。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灯塔”志愿服务队—“向阳而生…
南财学子三下乡:探政经分离模式,寻发家致富路径
2021年我国正式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矢志不渝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探寻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
武汉学子三下乡:预防儿童近视,保护儿童视力
大学生网报7月27日仙桃电(通讯员金彪)近年来,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率直线上升,为保护儿童视力,预防中小学生近,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
传承儒学文化,打造中国儒城
传承儒学文化,打造中国儒城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30日电(通讯员孟文苹)中国古代的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在古代影响了政治、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尼山脚…
萤火之行,助力孩子成长
大学生网报苏州7月30日电(通讯员刘心语)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泰州市城东街道的各个社区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暑期公益实践团队“萤萤之火,灼华凤…
湖北学子三下乡:点燃音乐梦想,助力艺术飞翔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7日电(通讯员熊晓蕊)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生活,7月27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志愿者”志愿服务队的3名志愿者在胡场镇快乐宝贝幼儿园开展音乐课程。通过音乐课,孩子们不仅学…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绿色科技创新,锐意开创未来
(通讯员连舒宁)科技是生产力,创新是竞争力。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科技创新,把信息科技与绿色生态相结合,并进一步了解葡萄种植产业的现状以及病虫害问题并收集相关数据,推进科技助农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
南财学子三下乡:保发展,重民意,解民忧
历经50多年的发展,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从当初苏南地区最小、最穷的滩涂村发展为今日市文明村、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强民富,已成为永联实实在在的写照。为探究永联村从无到有,从荒芜到兴盛的秘诀,南京财经…
帮助农民伯伯采摘瓜果心得体会
帮助农民伯伯采摘瓜果心得体会采摘瓜果是农民伯伯们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他们对大自然的辛勤付出的体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我有幸与一位农民伯伯一起参与瓜果采摘的工作,并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和体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