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兰州理工大学“鼓动乡村”——南梁腰鼓文化传承实践调研团实践队乘车前往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开展了“南梁腰鼓”的保护与传承情况调研活动。
南梁腰鼓是甘肃省庆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财富。习总书记曾这样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就尤为重要。
南梁,位于甘肃庆阳市华池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高原上的一片红色热土,中国革命的历史重镇。这片红色热土,在斗争中发展壮大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在这里落脚,之后红军北上抗日从这里出发。甘肃南梁孕育了革命,它的光辉历史必将镌刻于中国革命史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壮大为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
在到达南梁镇后调研队首先与当地政府取得了联系,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情况,并联系到南梁腰鼓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取得必要支持。次日我们拜访了南梁腰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向其求教,了解了南梁腰鼓的历史以及其中蕴含着的红色精神。在传承人铿锵有力的动作中,我读到了曾经革命红军面对强敌永不言弃的精神已经努力拼搏、抗争到底的决心。
我们对南梁腰鼓进行了求教学习,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原本僵硬的动作也变得自然起来。加上即兴的摇头摆尾、抖肩颤胯的激情发挥,显得整个舞蹈雄浑强健、潇洒舒展、高潮迭起。我们又观看了表演队的表演。我看到了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了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以及用其生命与力量歌颂土地、展示力量的精神。更感受到了南梁精神的“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十六字箴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延安精神的本土源头,在中国革命精神的谱系中有着根和源的重要地位。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民族若是片森林,文化就像阳光、雨露和土壤,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其内涵极其丰富,从语言文字到饮食服饰,从家风民俗到节庆乡愁,从婚丧嫁娶到待人接物,从英雄传说到歌诗乐舞,耳濡目染、以文化人,渗透于国家、民族的全部社会生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着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滋养,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发展如此之快的当今社会,如何保护文化,如何发扬文化才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0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