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振兴乡村焕新颜,“经彩青春”谱新篇

来源:山东女子学院经济学院 作者:巩姜雪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如今,广大青年正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书写着精彩人生华章。2023年7月,山东女子学院经济学院“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赴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村民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思维赋能乡村振兴

在六汪镇融合富民投资发展集团建设的融合富民行动运营中心里,山东女子学院团委书记苏婧、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齐振花一行、“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成员深入“德育乡村”体验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新模式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学校与青岛融合富民行动运营中心签订数字经济赋能和美乡村建设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就探索建设校企合作新模式、提升学校数字经济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山东省发展提供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支撑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全新打造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文旅信息平台“乡程”上,“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建立了“创意设计和活动策划”的线上服务平台,上线了“经彩青年”创意服务设计自营店、纸墨文坊,将学生设计的创意研学项目、体验式文旅活动方案等作为服务商品,向家庭农场、村合作社等微业态提供志愿服务和有偿服务,为科学拆分生产、创意、运营和服务环节,创新“乡村+合伙人”的共富模式,贡献了“青春方案”。

走访示范乡镇,实地调研坚定青春信念

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助力下,2021年2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大陡崖村首创了党支部领办“德育乡村”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起了“党建引领、体系支撑、积分牵引、科技赋能”的治理机制,效仿银行运行模式,将文明乡风进行数字化呈现,建立积分激励和约束机制。山东女子学院“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成员共赴大陡崖村“德育乡村”进行参观学习,围绕当地“德育乡村”治理新模式展开调研。讲解员围绕“德育乡村”模式的探索发展、推进建设进行介绍,对这种乡村治理新模式的内涵、“1+5+N”德育评价体系进行全面的解读。通过实地走访、拍摄记录等方式,“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成员深入了解大陡崖“德育乡村”建设情况,坚定了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宣传美丽乡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青春信仰”。同时,山东女子学院经济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与大陡崖村党支部签订“数字经济赋能和美乡村建设党建共建协议书”,以党建带团建,创新“带”机制、增强“带”实效,努力让青年力量在乡村的沃土上换发“青春活力”。

深入乡村一线,实际行动助力基层建设

在深入学习大陡崖村乡村治理新模式、治理机制的基础上,“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立足于经济学院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特色,在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将“数字三农”与乡村振兴生活服务相结合,以“项目”的形式促进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宝山镇沃泉生态农业基地,“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成员为基地“量身”设计了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与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相结合的三个系列共计六个项目及配套的课程体系,涵盖研学、亲子户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不同的类型,为进一步培育乡村经营新业态提供了“青年方案”,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团队成员也走进田地、农场,亲近土地,采摘蓝莓、喂养黑猪……这些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农耕文化赋能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成员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体现了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的“青年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对青岛西海岸新区这座风景秀丽、文化深厚、富有活力的城市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在实践中发现了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点,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提供了方向,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将以砥砺奋进的“朝气”,勇于创新的“锐气”,扎根实践的“底气”,在乡村振兴路上跑出“青年速度”、做出“青年成绩”,用实际行动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1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真挚的了解,真挚的关爱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与法同行,护苗成长
为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高检介绍,今年上半年共起诉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120余人,同比下降62.4%;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案件2700余件;通过检察听证、司法救助、促成和解等方式,促进实质性化解…
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乡村发展
7月2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的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走访了家乡周边的居民,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可为今后的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绿”传承助推乡村振兴
7月30日,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开展“大手牵小手,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实践团队全体成员通过走访深入了解当地的产业发展,探究该镇如何将…
泰院学子三下乡:以爱灌溉,静待花开
风传来落叶的低语,摇曳着过往的铃音。2023年7月24日,泰州学院“拥军爱军,情暖老区”黄桥支教团队正式迎来了最后一周的上课实践。骄阳似火,夏日炎炎,超高的气温点燃了趣味英语组小老师的热情。经过两周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宏扬人道主义,倡导助残风尚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赓续红色血脉!青岛科技大学“听见延安”乡村振兴观察团赴延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青岛科技大学“听见延安”乡村振兴观察团赴延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感受革命情怀和文化血脉,青岛科技大学“听见延安”乡村振…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用心做志愿支教服务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用心做志愿支教服务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6日电(通讯员张国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前往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中心小学支教4了,志愿者们的支教活动依然在有条不紊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爱残障儿童,让爱洒满人间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湖北学子三下乡:弘扬自强,传递关爱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