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月20日-7月30日,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探索常州文化底蕴”实践团立足常州文化,以三杰革命精神为指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金坛刻纸)为媒介,以公益课堂为途径,开展坚定红色文化自信、彰显传统文化底色系列活动。
寻迹红脉,探索常州文化底蕴。
作为一支由常州本地高校学生组建的实践团队,了解常州、感恩常州、回馈常州是成员们应尽的责任和使命。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最快了解这座城市历史文化渊源的窗口,实践团以常州博物馆为起点,对常州的古城保护结构、名仕名迹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产生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场馆中正在展陈的“薪火永续——常州红色人物家谱家训选粹”特展格外引人注目,展区内的百余件展品以实物展示加展板讲解的方式呈现,其中城西瞿氏瞿秋白、天井里张氏张太雷、毗陵恽氏恽代英早已成为常州最鲜明的文化符号。透过这些红色人物的家族传承和英雄事迹,实践团成员们深深感受到了历史传承的魅力,认识到了保护文化根脉的重要性。
随后,实践团分别前往苏东坡故居、秋白书苑、三杰纪念馆、青果巷深入探寻常州的名仕、名迹、名镇,在心中勾勒起古城历史文化发展的精彩长卷。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常州博物馆、三杰纪念馆。
艺话毗陵,非遗编织文化符号。
在寻访过程中,实践团队认识了一项常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刻纸。金坛刻纸历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时期,作为一项民间传统技艺,常做驱邪祈福之用,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两种技艺构成,其纹样之复杂、工艺之细腻、效果之逼真、题材之广泛不禁令人叹服。
实践团成员们对这项非遗传统技艺颇感兴趣,纷纷拿起画笔和刻刀,将自己寻访常州的所见所思用画笔和刻刀展现出来。团队成员陈舜对刻纸技艺上手很快,他先是用简单流畅的线条将常州“三杰”的肖像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又结合中华传统吉祥纹样和“兔”元素创作了两幅作品,为兔年祈福;最后,他还将“莲”元素融入中华传统廉洁文化,创作了一幅剪纸作品,并通过扫描再创作的方式制成了《倡廉洁·行正道》主题海报,实现非遗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当谈及许多优秀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问题时,陈舜表示:“我们是接受过美育基础教育的新一代青年人,是敢想、敢为、敢争先、敢创新的新时代青年,只要感兴趣并愿意思考,将想法付诸实践,必定能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因而,兴趣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因素之一。
图为团队成员陈舜创作的剪纸作品及海报。
薪火相承,公益弘扬文化底色 。
为更好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实践团队开设了一堂非遗剪纸公益课,用妙趣横生的互动体验,向孩子们宣传常州文化、普及非遗剪纸知识、教授刻纸剪纸技艺。
“有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这幅画中的三个人是谁?”志愿者指着电脑屏幕上在三杰纪念馆拍摄的照片向现场的孩子们发起了提问。短暂的沉默后,有小朋友回答出了“常州三杰”,志愿者随即开启了一段常州历史文化和名人志士的宣传。
课程的第二节,以金坛刻纸为导入,志愿者用丰富的刻纸作品照片展示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兴趣,还将实践团队制作的剪纸作品实物带到现场给小朋友们传阅,引得大家跃跃欲试。最后,志愿者们指导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剪纸作品创作,通过折叠、绘画、剪刻等方式,感悟这项传统技艺的对称美和灵活性,每位小朋友都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课程结束,孩子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趣,实践团队也达到了开设课程的预期效果。
弘扬文化自信,擦亮文化底色,需要新时代青年不断注入激情,用创意助力传统文化摆脱“土”气,在青少年中“活”起来!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开设非遗剪纸公益课。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5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