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有所得,行有所获——三下乡·青春之歌|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实践团赴甘南之行圆满完成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3年7月22日—28日,西北民族大学“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实践团前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碌曲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弘扬孝老文明,传承中华美德
7月22日,西北民族大学“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实践团深入民族地区,赶赴夏河县拉卜楞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慰问当地孤寡老人,开展“心系桑榆,情暖老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老人亲密互动,结合文艺表演、合唱朗诵等多种形式,为老人送温暖、送祝福、送关怀,大力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品质,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群体,传递温暖,点亮希望,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践行新时代文明之风
7月23日—24日,西北民族大学“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实践团前往拉卜楞镇来周村民间舞传习所、镇王府村格尔舞传习所、下塔哇村等观摩民间艺术表演,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进大众”主题艺术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田野采风、交流访谈、亲身体验等方式,深入人民群众,了解民间舞蹈传承发展现状,从原生态文艺的展现溯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并从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等视角探寻其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原生态”舞蹈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精神耀千秋,红心向党显忠诚
7月25日上午,西北民族大学“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实践团开展“行走的党支部,红色革命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前往黄正清将军纪念馆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通过观摩馆内展示的历史场景和文物,聆听讲解、观看珍贵图像资料,大家被将军戎马一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襟怀所感染,深入了解到中国革命者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坚定精神。更加坚定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学子,要从革命精神中感知责任与使命,在历史坐标中构筑时代担当,从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鼓起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民族团结进家庭,走访慰问送温情
7月25日下午,西北民族大学“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实践团抵达碌曲县G213(兰磨线)周边牧区,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体验式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以真情和实际行动,亲身参与烹煮牛肉、垃圾清理、赶牛羊等牧区人民的日常劳动过程,营造了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学生的成长环境、文化特色、生活习惯等现状,加强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为民大学子传递学校和学院关怀,在身体力行中共同凝结各民族心意相连的真情实感。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7月26日—27日,西北民族大学“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实践团赴碌曲县,开展“万人锅庄”赛事服务工作。实践团成员在“万人锅庄”展演活动中统一着装、佩戴工作证开展青年志愿赛事服务活动,在开幕式、彩排、正式展演每个阶段中团队成员根据任务分工,坚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通过实地体验式的志愿服务,近距离、沉浸式感受碌曲万人锅庄舞蹈的风采。同时,团队成员以实地走访的形式与各地代表团及人民群众展开交流访谈。深入领悟锅庄舞“同心圆”的艺术表现形式正是对中华“圆融、圆满”精神原型的传承,其形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圆”思想不谋而合,集中诠释了当下各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下乡”实践活动中,西北民族大学“同心桥”艺术志愿服务实践团始终秉承学校“勤学、敬业、团结、创新”的校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贴近人民群众生活,以共同参与感悟的方式,深入田野,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朝气和使命担当,生动践行了团队口号“把青春的热忱倾注在田野,走在青年志愿服务的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9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