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丨天地英雄气,巍巍筑忠魂 ——石河子大学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参观沙海

来源:石河子大学法学院 作者:高瑜聪 蒋福才 文

大漠、荒田,平沙莽莽入黄天;绿洲、犁头,铁骨铮铮展新颜。塞外的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从风华正茂到眉宇沧桑,一直在战斗,一生在坚守。你们用生命谱写了忠诚赞歌,用血肉筑起了一道沙海长城。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沙海老兵纪念馆广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巍然矗立,原始简陋的地窝子、一尘不染的旧军装、锈迹斑斑的坎土曼、相濡以沫的老照片,从千里奔袭到铸剑为犁、从屯垦戍边到代代相传……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十连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这里,感悟纪念馆内一桩桩、一件件光荣事迹中沙海老兵献身边疆的赤子情怀。

图为第十四师四十七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姚若珺摄

沙漠劲旅,解放和田,金戈铁马,惊艳世界

故事的开始,是一场黄沙里的“长征”:日夜兼程十八天,行程一千五百八十里,一千八百名官兵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胜利解放和田。

1949年10月10日,第一野战军奉命全军西进解放新疆,纪念馆的地图清晰地记录了他们西进的艰辛与决然,自甘肃酒泉出玉门,经新疆哈密、吐鲁番,越焉耆、轮台再抵阿克苏……在长达两个月的跋涉后,第一野战军意气风发地站在了阿克苏城内。立足未稳,为尽早粉碎国民党残余势力及民族分裂分子的武装叛乱,人民解放军又奉命进驻和田。情况紧急,全军将士们毅然选择了最危险却又是最快捷的路径——挺进死亡之海,横穿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直插目的地,解放和田人民。

“不能让和田人民多受一点苦,祖国领土一寸也不能少,我们要抢时间,早日解放和田。”战士梁道清的坚毅决绝,没有在沙漠里随风而散,而是永远回荡在纪念馆里,振聋发聩。

图为解放和田路线图 姚若珺摄

可是横穿“死亡之海”又谈何容易,在十八天的沙漠“长征”中,未知、迷茫、极度疲劳;负重、剧痛、异常干渴。头顶上是灼热无情的太阳、脚底下是热气升腾的沙地、前方是茫茫沙漠不知方向、身边是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的战友……将士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防线在被不断冲击,而任何被这片“死亡之海”所击垮的意志都将被无垠的流沙所吞噬……

“我们是人民解放军,能进去就一定能出来,坚决征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终于,部队于12月22日成功抵达和田,这支天降雄师铸就了军队史上的传奇,惊艳了整个世界。而一封封决心书也在纪念馆里的灯光下闪耀着,字字如铁,青史流传。

图为“征服死亡之海”展墙 高依敏摄

剑扶犁,建设边疆,戈壁母亲,扎根荒漠

“滚滚黄沙遮住天,茫茫盐碱连成片。满目荒凉杂草生,野兽出没无人烟。”胜利解放后,下一步就是大力发展生产。而如何让荒漠变绿洲、让戈壁起繁华?答案就藏在天山南北,昆仑脚下:在悠悠的驼铃深处,有着一群和共和国一同走来的女性,她们是兵团人诉不尽的百转柔肠,是盛开在西北边陲的沙漠红柳,是感动边塞的“戈壁母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六万余名军垦女兵怀揣着满腔热情,毅然决然地前往千里之外的西北边陲。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们搭帐篷、挖窑洞、建地窝,修渠引水、抗旱保苗……“党让我去哪,我就去哪。”沙海老兵纪念馆内,张秀英娟秀的字迹穿越尘封的历史,将先辈的故事娓娓道来。1955年,正值桃李年华的张秀英只身从甘肃张掖来到了新疆,为了支援和田建设,前往四十七团开荒造田。凭借着过硬的生产技能,她当上了生产建设突击队队长、还成为了四十七团当时唯一的女连长。

1997年丈夫去世后,张秀英在四十七团干休所独自生活,儿女每次担心地让母亲搬走时,她都会说:“我留恋四十七团这块热土,留恋我和你们的爸爸亲手建起的家,我对四十七团的感情和对你们的感情一样,都让我难以割舍。我还是要和你们的爸爸一起,守望着这片热土,守望着自己的家园。”

张秀英的手在长期的高强度劳作下早已不成样子。可她却是满脸骄傲地看着自己的双手说:“地里有我们的手印”。对啊,怎么不是呢?这片肥沃的土壤里埋藏着的是她们浸满汗水的手印,戈壁上的绿洲是粗糙的手掌,条条河流与沟渠、根根电线和风车都是她们弯曲的手指和模糊的指纹、而这这一栋又一栋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就是她们突出的骨节和手茧……戈壁母亲们无怨无悔地为边疆人民奉献出最美好的花信年华,在戈壁与荒漠中种下充满希望的未来。用一生的奋斗与奉献,承担建设大业;用毕生的坚守与热血,保持奋斗不息。

图为“戈壁母亲”的展墙 高依敏摄

年华垂暮,传奇永存父析子荷,代代相传

天降神兵的沙漠劲旅解放和田后,是戈壁母亲不畏艰苦地建设绿洲,而天山明珠要想永远发光发亮,离不开一批又一批人对于兵团事业的接续传承,代代坚守:

在妻子王秀兰的坟墓前,王传德呆呆地望着军帽,回忆两个人之间的过往点滴。王传德是第一批到和田屯垦戍边的战士,而王秀兰则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第一批来到新疆的山东女兵。两人在和田一起屯垦戍边、建设边疆,朝夕相处数十载,如今却已经天人两隔。王传德紧紧攥着缝在一起的军帽,眼眶湿润、悲从中来:

“秀兰啊,你走的时候,我忘了把军帽给你戴上,今天,我把你的帽子缝在我的帽子里,我戴着这顶帽子,就好像我们永远在一起。”

良久,起身、鞠躬、戴帽,再次抬起头来,目光不再游离、眼神愈发坚定,对着身后的子女说道:“兵团事业需要后人接续,兵团精神要世代相传,屯垦戍边是国家交给兵团的任务。我们这代人老了,干不动了,你们年轻人要是再都走了,开出的地谁种啊?组织调你们走,那我没办法;如果是怕苦、怕累想调走,让我找关系,没门!”

严肃而坚定的话语背后是王传德老人对这片故土的热爱,即使硝烟已经散去、荒漠已成绿洲,可这始终是他们为之战斗的热土、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故乡,是他们芳华无悔的希望,是他们每每提起总会容光焕发,热泪盈眶的地方。

图为把你的军帽缝在我的军帽里 姚若珺摄

放剑扶犁脱军装,坚守两万七千余个日夜,戈壁滩上建明珠,谱写屯垦戍边的新篇章。七十余年,少年已生华发,初心却从未改变。“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老兵精神在茫茫戈壁赓续传承,而你们最赤诚的热爱也盛开在天山脚下,永远意气风发。

图为沙海老兵纪念馆内的“英雄墙” 高依敏摄

老兵精神赓续传承,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2020年8月12日,“最后一位守在团场的老兵”董银娃在四十七团与世长辞,享年93岁,“三八线”沙海老兵纪念园迎来了最后一位老兵遗骸。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大漠落日,“三八线”老兵纪念园笼罩在一片金色之中,在一座座肃穆的墓碑之下,埋葬着一位又一位朴素而高尚的老兵。团队成员在老战士悼念碑前集体默哀,聆听来自西北风漠的低语。

图为沙海老兵纪念园中的“老战士纪念碑” 姚若珺摄

“报告司令员!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军第5师15团的战士,一生扎根边疆、世代建设边疆,我们做到了!我们胜利完成了您交给我们的屯垦戍边任务!”2021年4月,在新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广场的王震将军雕塑前,松柏静立、远山静默,凛冽的寒风拍打着十七名耄耋之年的老兵,铿锵的宣言激荡在这片他们奋斗终身的地方。列队、肃立、脱帽、敬礼,老泪纵横,观者动容。这是老兵们执行了一生的命令,这是将士们跨越半个世纪却依然庄严威武的军礼。

图为团队成员集体默哀 姚若珺摄

从军旅到沙地,最赤诚的热爱,盛开在茫茫戈壁;从韶华到白发,最执着的坚守,捍卫在天山脚下。平沙莽莽黄入天,见证着一名又一名扎根边疆、屯垦戍边的浩气忠魂;铁骨铮铮展新颜,记载着三百九十五名沙海老兵的英名伟绩、青史流传的不朽精神;猎猎军装育忠魂,屹立着巍然于世界东方的新中国,欣欣向荣、气象万千。而天山昆仑下的驼铃也与昂首前行的铿锵誓言一同铭刻在人民心中,遥相呼应、传承接续……

文字:高瑜聪 蒋福才 文静

来源:石河子大学

团队: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十连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服务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90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回访母校传薪火,西农精神助梦行

为积极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实践活动的号召,激发更多青年学子知农爱农的情怀,助力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助力高三学子备战高考,2025年1月15日下午,洋溢着青春与希望的气息…… 彭钧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社区冬日展文化盛景,志愿热情燃暖心之火

社区冬日展文化盛景,志愿热情燃暖心之火为积极响应国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

回访母校传薪火,西农精神助梦行

为积极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实践活动的号召,激发更多青年学子知农爱农的情怀,助力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助力…

曲园学子三下乡:情牵田家探振兴,志助乡村展新颜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为深入了解基层发展现状,探寻乡村发展新模式,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走近岭南饮食文化

2025年1月17日星期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广东省广州市北京路,旨在深入体验并了解岭南地…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

最新发布

一师学子“三下乡”:党史宣讲润人心,红色基因代代传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袁伟杰段十怡胡玉霞)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引导广大群众弘扬伟大…
关爱与陪伴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志愿服务队于暑期7月21日前往十堰市金色未来托管中心,展开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留守儿童带去关爱与陪伴,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在活动中,我们志愿…
支教工作是锻炼基石,有付出有奉献才有收获
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前往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支教。一路风尘仆仆,一夜星光灿烂,又是一味苦乐酸甜,又是一曲人生凯歌。在为期两个星期的支教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们收获了很多快乐…
走进手工制作坊,体悟天下第一狗
7月28日晚上,郑州轻工业大学“传承文化遗产,弘扬时代精神”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在走进周口市淮阳许述章泥泥狗制作工坊学习和体验泥泥狗的渊源和在制作过程后,在快手平台发起直播分享给一天的学习过程和感悟…
西外学子三下乡:走近高西沟村,聆听振兴乡音
为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赋能乡村振兴,续写红色老区新的时代荣光,2023年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枫火志愿者队深入基层,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开展暑期…
爱的真谛
参与支教活动是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这次支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教育者的责任。在鄂州为期两周的支教让我意识到了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与小朋友们的交流和互动,我看到了教育对他们的生活…
帮助农民采摘西瓜心得体会
三下乡是一项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在我暑假的空闲时间中,我很高兴能够帮助农民采摘西瓜,体会农民在田地里的一天。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首先,采摘西瓜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
深入乡村沃野,感受浓浓乡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红色”本色,在弘扬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西安外国语大学“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杨家沟高西沟特色发展成就调研团于7月17日赴陕西省榆…
芙蓉学子乡村振兴:知行合一,我们在路上!
“青衿之志,屡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曾经,书上说要知行合一,我们也便跟着念叨知行合一。之后呀,我们才真正意识到——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只有走在不是水泥却平坦的…
科创绘童心,实践筑成长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七彩成长,绘梦未来”暑期实践团队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准备,最终于7月21日于洛阳市安徽路小学开展本次实践项目。实践团队到达小学后,便开始了位置考察,学校、家长、孩子的三方面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