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学子三下乡:走进中原英烈纪念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牢记担当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作者:肖格格 马欣荣

中原英烈纪念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牢记担当

为深入学习党史,激发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7月4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奇迹星之队前往中原英烈纪念馆探寻中国共产党所留下的印记。此行的目的是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赓续百年奋斗路。

慷慨赴义吉鸿昌烈士厅

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1895年10月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913年入伍,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普通士兵逐步递升为冯玉祥部的一名高级将领。吉鸿昌一生自始至终怀抱着救国救民的火热情怀,不断地探索真理,追求光明。最终从一名旧军人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抵御外敌侵略的战斗中,他英勇顽强,舍身报国;在敌人的法庭上,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追求真理,坚定信念的崇高理想;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思想;一身正气、公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光照千秋吴焕先烈士纪念厅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吴焕先,1907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箭厂河乡(今河南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他从一个剥削阶级家庭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热爱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表现出对共产主义的无比忠贞。作为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红25军北上抗日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表现出高尚的革命品质,坚强的斗争意志,卓越的战略远见和领导才能,他与战士同甘共苦,深受全体指战员爱戴和崇敬。他无私无畏、英勇机智、指挥若定,在多次恶战中率领部队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由于在革命斗争中的赤胆忠心、英勇善战,他被誉为红25军的“军魂”。

叶成焕烈士纪念厅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军事将领叶成焕,1914年生,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在创建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长征中,他率部屡挑重担,战功卓著。1937年,叶成焕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团长。10月,叶成焕率第772团在山西平定县重叠设伏,仅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400余人的重大胜利。11月2日,他率部参加黄崖底战斗,和兄弟部队共同歼灭日军300余人。1938年二三月间,率部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3次著名战斗。同年4月16日,叶成焕率部在长乐村参与对东撤日军的截击战中不幸中弹,于18日凌晨壮烈牺牲,年仅24岁。

浩气长存杨靖宇烈士纪念厅

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杨靖宇,1905年2月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的农民家庭。他把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缔造者、指挥者之一。面对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他带领部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长期在冰天雪地、崇山峻岭中忍饥挨冻,与侵略者喋血奋战,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唤醒了千千万万民众为争取民族解放的觉悟,成为一面永远闪烁着民族气节的光辉旗帜。

公仆楷模焦裕禄纪念厅

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的生平事迹。他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哺育下,在人民的怀抱里,他迅速成长。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64年5月14日,因积劳成疾、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

从慷慨赴义—吉鸿昌烈士厅到公仆楷模—焦裕禄纪念厅,实践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重温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用心感受一张张珍贵历史照片背后可歌可泣可赞的故事。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一位位先烈对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烈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为今天带来了幸福和安定的生活。

图为团队成员瞻仰英烈事迹。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刘欣供图

图为实践成员在中原英烈纪念馆前。大学生网报通讯员王潘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92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瞻仰雨花台,凝望中山陵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赴南京三下乡比赛,并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中度过了难忘的时光。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首先,我对南京的美景深感震撼。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南京融汇了丰富的文化和壮丽的风景…
熟悉自然,了解自我
我们处于自然之中,理解自然灾害的现象,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2023年7月19日,桂花园社区联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志愿服务队开展“灾害认识与防护”的活动。在活动学习中,孩…
江南学子三下乡:青春不以山海为远,推普只为筑梦未来
为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0日,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童声同语”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跨越4500公里,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第七中学开展“童声润疆…
曲园学子三下乡: 非遗剪纸进视野,传统文化润心田
(通讯员廖军华)为探寻非遗剪纸文化的“两创”发展,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非遗剪纸技艺的认识和传承,曲阜师范大学守艺筑梦实践队于2023年7月开展了以“点亮非遗,传承文化”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在7月20日前…
山不让尘 川不辞盈
这里的很多孩子外表看起来很活泼,可是内心却又装满了很多事情。升学的压力、父母关爱的缺失、青春期的懵懂、友情的渴望……渠村的经济落后,使得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选择外出务工,物质条…
传承南梁腰鼓,奏响乡村振兴
2023年7月14日,兰州理工大学“鼓动乡村”南梁腰鼓文化传承实践调研队在甘肃省庆阳市南梁镇开展了关于南梁腰鼓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研。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和象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今天也…
众力并举,微火成炬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悄然落下帷幕。而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十二天里,许多的感悟也随着光阴的流逝油然而生。三下乡实践让我意识到了自身的成长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遇见了很…
使命青韵,红色续编:红色血统照耀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使命青韵,红色续编:红色血统照耀大学生的时代责任七月,是红色的季节。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老吾老及以人之老——红色行“五老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走进了常州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采访抗美援朝…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心心念念的暑假如期而至,在学校的号召下,为了进一步在“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集中展示我们在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深入学习了二十大精神,加深我们对于“二十大”精神的光辉历史和人物事迹的了解和学习…
爱心支教,伴我前行
#红色引擎志愿服务队#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红色引擎志愿服务队始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新一代力量的茁壮成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培育新一代青年力量,红色引擎志愿服务队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