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现场泥点斑驳,考古家们手持锨镐、铁铲左敲右击,将泥土一块一块剥落下来,显出文物的“庐山真面目”。“这一块敲起来的声音比旁边沉重,文物就在附近!”一位“考古家”用清水湿润泥土,将其一点点地挖开。“我看见青花瓷的瓶底了!”话音一落,“考古家们”振奋精神,全身心投入进一步的挖掘中……这并不是考古现场,而是扬大学子开展的创意文博“剧本杀”的证据搜集环节。
近日,为传播文物保护的理念,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文化教育中的价值,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博物致知,明理正心”实践团队走进邗上社区,开展文博“剧本杀”活动,用富有创意的形式引领孩子们走进历史,探索文物的世界,凝聚孩子们对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崇,串联起一条联系古今的精神纽带。
“吭吭吭……”一阵阵沉闷的声音充盈着整间教室,小朋友们正身处“考古现场”,用小锤子和小镐头敲击泥土。小朋友们扮演自己专属剧本的角色,分别加入三星堆青铜器、唐三彩、青花瓷三组“考古小队”,承担不同的角色职责。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泥土簌簌抖落,文物的面貌逐渐显露。“文物挖掘”的活动环节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让孩子们从文物的肃穆中侧面领略到千年文明的风采。
“文物修复”的环节则以拼拼图的方式巧妙呈现。小朋友们扮演剧本中专业的“文物修复家”,有条不紊地分工,小手灵活地将拼图放置归位。拼完拼图后,志愿者组织孩子们思考和讨论文物的相关问题,并开展知识问答活动。小朋友们通过阅读知识卡片上的图文,进行层层推理和调查,滔滔不绝地谈论对文物问题的独特见解,深入感受到古今思想和情感的同频共振,坚定了传承和保护中华文化的信念。
该团队指导老师李闰月表示:“师范生开展创意文博‘剧本杀’活动,创新了文化宣讲的方式,使文物保护更加具体和生动。”教科学子以文博“剧本杀”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契合,促进文物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为当代文化教育注入活力;同时,也唤醒新一代少年接班人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传递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接力棒,让文化遗产历尽千帆仍旧璀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93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