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查
姓名:冯嘉明
专业:机器人工程
学号:229054142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山庄东路6号。 承德避暑山庄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大规模修建,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承德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两部分。承德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
1994年12月,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承德避暑山庄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我于暑假期间参观了位于中国河北省的承德避暑山庄,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作为中国古代皇家避暑胜地,承德避暑山庄融汇了中式园林建筑和自然山水景观,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庄严的历史氛围。
首先,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庞大而精美的皇家园林。它由数十座寺庙、宫殿和花园组成,每一个建筑物和景观都精心设计,散发着古朴典雅的风格。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被这种细致入微的设计所折服。无论是苍翠的树木、湛蓝的湖泊还是高耸的建筑,每一处细节都展示出中国古代王朝的壮丽与荣耀。
其次,承德避暑山庄让我感受到了皇家的生活方式。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皇后和宫廷妃子们的住所,包括寝宫、娱乐场所和宴会厅。这些建筑物中的陈设和摆设,以及各种文物和艺术品,都展示出了当时皇室生活的奢华和品味。我可以想象,在这里度过的日子一定是充满了浪漫与尊贵。
最后,承德避暑山庄引发了我对历史的思考。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王朝充满好奇。在参观承德避暑山庄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王朝兴衰和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座山庄见证了世事的变迁,记录了历史的故事。
通过触摸历史的脉络,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繁荣。总结起来,参观承德避暑山庄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它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还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文化和历史。通过这次参观,我受到了启发,对于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也更加充满热情。我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够再次到访承德避暑山庄,进一步体验其中的魅力和饱含的历史底蕴。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在南方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以后,便把注意力转向北方。为了保持满族“骑射”的民族传统,训练军队,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边防,维护清朝政权的稳定,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距京师三百五十公里的翁牛特、敖汉、巴林、克什克腾、喀喇沁等蒙古族游牧的地方建立了木兰围场。为了解决沿途的吃、住、休息及物资运输等问题,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后,陆续建立了二十多座行宫,热河行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由于热河行宫处于北京与木兰围场的中间地带,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将这里作为众行宫之中枢,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大规模修建。 清代营建避暑山庄的营建,大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第二阶段:从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承德避暑山庄牌匾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
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1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咸丰皇帝就带着一批大臣逃到了这里。承德避暑山庄(16张)清康熙五十二年至清乾隆四十五年(1713年至1780年),伴随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寺庙也相继建造起来。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乾隆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以及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以特使马戛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清帝嘉庆、咸丰皆病逝于此。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中俄北京条约》等几个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辛酉政变”亦发端于此。随着清王朝的衰落,避暑山庄日渐败落。
2010年8月以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展开。该工程计划用3至5年实施,由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用于文物保护修缮和山庄水系治理,并确定了古建筑保护、文物科技保护等多个方面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3项山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这项修缮工程还成立了一个强大的“智囊团”,每一项工程都会在缜密勘测的基础上为之“量身定做”修缮计划。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指挥部工作办公室又传出信息,各项保护工程进展顺利。共有考古勘探、安远庙保护修缮、须弥福寿之庙大红台抢险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须弥福寿之庙大红台抢险、避暑山庄清代道路等5项工程已经完成。
2019年12月6日,中美澳科学家宣布在承德避暑山庄发现数量大,保存完好的恐龙足迹化石。 原貌复原合作开展2020年,承德市文物局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设立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共同合作开展避暑山庄历史原貌复原研究与艺术再现。
2021年6月30日,承德市文物局透露,承德市文物局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合作,共同开展避暑山庄历史原貌复原研究与艺术再现。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双方合作完成了避暑山庄清舒山馆、清音阁、临芳墅、戒得堂、宜照斋等13处古建筑遗址的复原研究硕士生论文,并正在开展珠源寺、花神庙、广元宫、永佑寺、鹫云寺、乐成阁、千尺雪等处古建筑遗址历史原貌的复原研究和艺术再现,从勘察测绘、文献考证、现场调研入手,对避暑山庄损毁不存的古建筑遗址的历史原貌进行虚拟复原。
2022年8月22日,《“正色山川又见盛华”——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作为避暑山庄内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永佑寺得以用另一种方式再现昔日风采。
参考文献:避暑山庄历史原貌复原研究与艺术再现取得阶段性成果中新网 [引用日期2021-06-30]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0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