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赴红色苟坝乡愁花茂,研习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2023年7月9日长安大学赴贵州遵义“红色基因我来传·乡村振兴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苟坝村红色旅游景区,中国最美红村花茂村通过参观、走访、调研等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以及依托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
实践团队一行深入基层,走访了苟坝革命老区郑氏酒业思怀家,据悉今年郑爷爷已有60多岁,搬来苟坝村已有30多年。实践队员询问了郑爷爷苟坝村在过去的发展状况以及近年来的变化,郑爷爷为实践团队仔细讲述,在过去苟坝村的道路建设不是很好,交通不是很便利,但在逐步改革发展后小路变大路,大路通到家家户户。还为实践团队讲述了他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家庭情况,以及自以来苟坝村红色旅游景区筹建以来的生活变化等情况。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村民并和村民合影留念。
接着实践队员们前往苟坝会议会址参观学习。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善,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苟坝会议会址、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毛泽东旧址、红军马灯馆。在马灯馆里队员们了解到苟坝会议背后的故事及马灯对于苟坝会议的意义。在12日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三人军事领导小组”。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核心地位。在蜿蜒曲折的田间小路上疾行,队员们仿佛同88年前红军先烈们一道见证国家富强、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员在红军马灯馆和苟坝会议会址前合影留念。
随后实践队员与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询问了景区的客流量、景区的发展变化、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脱贫后的生活质量提升最明显的是什么方面、是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家庭和孩子的教育等问题,老奶奶详细的为实践团队成员答疑解惑,并讲述了她多年来的生活经历。
最后实践队沿着习总书记2015年考察花茂村脱贫攻坚成果的路线,参观、走访、学习花茂村脱贫攻坚历程,感悟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突破点与关键着力点。实践队一行来到“花茂人家”,通过采访工作人员,实践队得知花茂人家是一家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企业,其创作团队主要以本地农民书画家,返乡大学生为主,并给就近老百姓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并于2018年登上CCTV-1播出的《我有传家宝》栏目。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花茂人家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助力脱贫攻坚,倾力打造中国乡村振兴的花茂模式,做中国乡村创客示范基地的榜样。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向“花茂人家”工作人员学习制作纸扇。
图为采访工作人员的场景。
图为“母氏陶艺馆”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省级非遗花茂土陶
图为指导教师杨文佳、花茂人家的工作人员与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通过此次参观、走访、研学活动,实践队了解了苟坝村依托苟坝红色文化,以乡村风光和红色文化有机衔接扎实打造红色旅游核心区,实现2022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综合旅游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花茂村以文化传承为引领,深入挖掘乡愁、土陶、古法造纸等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实现今年上半年,花茂村接待游客96.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4680元。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乡村振兴中书写新历史、创造新未来、铸就新辉煌,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2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