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学子“三下乡” |普法宣讲入民户,青春服务零距离
为切实加强当地职工群众法律意识,营造人人尊法、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氛围,7月11日至7月23日,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十四师二二四团三连普法宣讲社会实践服务队积极开展入户普法工作,加强当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问需式”调研,明确普法靶向标
团队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将社会实践与连队实际相结合,围绕“谁来普、向谁普、普什么”的要求,由三名法学研究生带队开展精准入户普法工作。团队成员以青春热血投身乡村,用专业知识服务群众,努力推动法律知识在当地传播,打通普法入户“最后一公里”。
团队成员入户普法 梁思程摄
本次入户普法累计走访47户人家,普法人数超过300人次。除日常走访以外,团队成员多次来到田间地头开展针对性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当地居民近距离接触,认真了解其家庭情况,以便解决他们生活中所存在的法律疑惑。
团队成员入户普法 梁思程摄
通过当地职工群众填写的法治调查问卷,团队还了解到三连目前的法律纠纷主要集中在民间债务方面,其中以借款纠纷、买卖纠纷、劳务纠纷最为常见。由此为增强三下乡入户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奠定了基础。
“条理式”分析,弥补普法空白区
从街头巷口到田间地头,从艳阳高照到星月相伴,实践团队从未停止过普法的步伐。在了解到当地居民常见的法律问题后,团队成员赶赴三连7号警务站进行取材,并积极与三连人民调解员雍超群老师进行沟通,进一步明确了“以防范电信诈骗为普法宣传重点,兼顾讲解借款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劳务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的宣讲重点。
团队成员跟随雍超群调解员解决田间纠纷 关雄天摄
在走访过程当中,团队成员朱申振对一起“维权八年仍未解决的买卖纠纷案”印象十分深刻∶“日常生活中,因不懂法律而深陷纠纷、遭受损失的群众并不在少数,我们能做的就是拿起法律这把有力的武器来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流动式”普法,传聚人心接地气
将“摆摊式”普法变为“流动式”普法,将“单向灌输”普法变为“双向沟通”普法。谈到这种创新的入户普法方式,团队成员张晗表示∶“法律并非高悬天外的一把利刃,而是应当出现在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中,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
团队成员街头普法 关雄天摄
实践团队采用“流动式”普法走访入户,并且借助空闲时间村民聚集拉家常的契机,给群众发放普法手册。这种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普法方式,真正将“法”普进了群众心里,努力让当地各个角落都有法治的声音。
团队成员田间地头普法 马硕晨摄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普法守护人民幸福。通过本次活动,团队成员对于如何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手中,提高普法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实践团队在未来会继续创新普法新形式,增强法律宣传效果,让法治在实践服务和基层沃土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文字:邵奇 马硕晨 刘双旭
图片:梁思程 关雄天 马硕晨
团队: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三连普法宣讲社会实践服务队
审核:李文军 冯洁 张婷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3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