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瓦,羌笛悠悠,脚踩云,羌魂不息。羌编,一个民族的记忆,一段历史的见证。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宁强县以具有羌族特色的羌编果篮、羌编复古包、羌编风铃、羌编竹蓝、羌编水风车、羌编挂画等二十余种二百余件羌编文创手工艺品颇受顾客、参展嘉宾青睐。
7月18日,实践团深入宁强县调研羌编,了解羌编传统手工艺,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对羌编手工艺进行基本情况收集与了解。为深入了解羌编工艺的历史与发展,同日,我们一行人与羌氏故里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琳女士去往其羌编手工艺品的展厅进行参观。
图为羌编作坊,拍摄于羌博园
整个展厅一共有两层,馆中内容涵盖了各种精巧的羌编手工艺品,都是由周琳女士公司的羌编手工艺人所制。一楼为主要的羌编手工艺品的展台,浓缩了羌编悠久历史的文化精华。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欣赏了各式各样的羌编手工艺品,每个队员都对这些手工艺品赞口不绝。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羌编作品是纯手工作品,复杂的作品需要用一整套专门的羌编工具,非常繁琐,费时费力。羌编有多种载体,一如人有不同生活,而从初心出发,最终作品如何,全由手艺人说了算,这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表达,其中大多数是用羌编制成的各类生活器皿,兼具了实用性和艺术性。
图为羌编手工艺品,拍摄于羌编作坊
二楼主要是羌编体验馆,还有手工香包的手工体验。平日有人参观展厅都会让他们尝试一下手工体验。实践团每个人都加入其中,体验了一下制作香包的制作过程,经过亲身参与,队员们了解到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同时也明白了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图为线下体验馆手工艺体验活动,拍摄于羌编作坊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团注意到展厅有一面奖杯证书展示墙,羌编系列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荣获铜奖和银奖。宁强县羌氏故里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琳女士介绍:“羌编文化产业不仅能够传播历史文化,还能够带动乡村振兴、助力改善民生,羌编文创产品,编出了农村手工艺人美丽的生活前景,公司采取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广泛招募民间羌编艺人,通过成立社区扶贫工厂、建立残疾人基地、购买贫困农户竹子的方式,从事羌编手工艺生产,实现了农户居家灵活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经带动200余贫困户增收脱贫。”
周琳女士告诉我们,得到这些荣誉并不容易。现有的传承羌编技术的大多是50至60岁的乡村老人,这也是非遗传承的痛点所在。而这个展厅不仅仅是羌编技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鼓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展厅内的所有羌编工艺品都可售卖,这也让许多乡村手工艺人得以谋生,所以这个展厅在传承非遗的基础上也在助力乡村振兴。而二楼的羌编体验馆通过教老年人做羌编的形式,能够一边给予乡村老人精神慰藉,一边传承传统手工艺,同时促进乡村振兴。
图为羌氏故里获奖证书展示墙,拍摄于羌氏作坊
乡村振兴的意义在于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产业、新形式,建立党和群众利益的连接点。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努力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支持扶贫成果的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将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优化为衔接资金。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明确指出“企业家角色非常重要,无论是国有企业家还是民营企业家,都是创造物质财富的领头人,企业家代表的是产业。”脱贫就是为了增收,把没有劳动技能的人变成有劳动技能的人,把积极性不高的人变成勤快的人,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企业家发挥着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有利于企业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企业营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宁强县羌氏故里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琳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心系人民群众带动地区经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3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