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作者:吴文斌、王思涵
团队名称:“益路同行,实践向党”
实践团指导老师:游海莉、王欢、张付玲
团队成员:吴文斌、王思涵、庹钱升、韦姣、周飞华、高洋、蔡安坪、冉洪、何一雄、周渝、谭小雪、张玉芬
实践时间:2023年7月15日-2023年7月19日
【摘要】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提高青少年历史责任感和文化道德素质,事关国家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在此背景下,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深入基层,走进社区,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青少年发展与传统文化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 传承
导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选择以“传统文化润童心,不负韶华追梦人”为实践主题,于7月15日正式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15名实践团成员分工合作,在各个方面为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用实际行动为此次实践活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次实践活动中,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聚焦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教育,以青少年为主战场,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通过重走红军街、非遗学习、特色课堂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根据行动现状进行调整,推动实践圆满完成。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正文: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党的二十大作报告指出要增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总书记多次在各种场合指出保护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的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故本实践团立足一个理念,发扬四大精神,抓住彭水六大文化,完成四类任务,实现七组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扎根,树立“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本团队按照“1+4+6+4+7”工作模式,立足“文化振兴”1个理念,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4大精神,抓住彭水“民族、民俗、生态、饮食、名人、红色”6大文化,完成“特色课堂+红色教育+非遗传承+慰问走访”4类任务;实现“黄庭坚书法、彭水书画、娇阿依民歌、苗绣、剪纸、苗族服饰、传统竹编”7组成果,让当地农村未成年儿童深入了解当地优秀文化。
二、实践过程
1.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
2023年7月15日至16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到彭水自治县黄家镇的黄家坝笔架山烈士陵园和红军历史陈列馆。
1.1黄家坝笔架山烈士陵园
一尊雄伟壮观的烈士纪念碑,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远远地朝前看去,高耸入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让人肃然起敬。塔底四面刻记着在彭水境内牺牲的400余位烈士的名字。实践团成员上前瞻仰烈士们的碑文,高大的树木耸立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照射在墓碑的文字上。墓碑上镌刻着烈士们的生平,他们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将热血撒在了祖国大地。静静地瞻仰着一个个碑文,实践团成员们深切缅怀并致以最深情的思念、最崇高的敬意。
作为青年大学生,应当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把报国情怀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厚植家国情怀,将青春之我融入祖国建设洪流!
图为实践团员缅怀革命先烈。实践团成员张玉芬供图
1.2红军历史陈列馆
“为了人民来解放,留得英名万古垂”
来到红军历史陈列馆,“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成员身着红军服,佩戴党徽,特别邀请黄家镇先锋社区陈主任为团队成员进行讲解。据了解,1934年5月8日,红三军在贺龙、关向应的率领下,冒雨攻打彭水县城。全歼国民党军第21军第13旅1个营,俘敌400余人,占领县城,随后进入苗汉杂居的黄家坝地区。当时,因为反动政府的宣传,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都躲了起来。饥肠辘辘的红三军第七师机炮连一排的战士们推门进了黄学珍老乡家里补给,用了他家半坛咸菜几根柴禾、几根大葱。在临走时,留下6升黄豆作为补偿,并写下了一张留言条贴在了大门门板上。而黄学珍回来后发现水缸水满,屋内屋外干净整洁,原以为被抢劫一空的凌乱景象并未发生。看了门板上留言条的内容后,黄学珍被深深打动,决心将字条保存下来,作永久纪念!
图为红三军写给黄学珍家的留言条。实践团成员张玉芬供图
实践团成员随着黄家镇先锋社区陈主任的讲解和带领下逐一参观了陈列室,这是一堂具体而生动的思政课。跟随革命先驱的战斗路线,聆听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他们矢志不渝,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为了人民解放而赴汤蹈火。一件件革命先辈使用过的老物件,承载着他们理想信念,默默的向世人诉说他们的故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幕幕英雄事迹浮现在眼前,“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成员仿佛回到了那段革命的峥嵘岁月。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最后实践团中党员同志们共同在红军历史陈列馆前重温入党誓词,实践团成员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字字铿锵有力,句句发自肺腑。
图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实践团成员张玉芬供图
2.追忆红军精神,探寻英雄足迹
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红军街。红军街始建于清嘉庆时期,占地面积50亩,全长300余米,其中52幢民居共列连排,是彭水县保存最完好的特色古民居,因1934年红三军在贺龙率领下来到这里驻扎,被当地村民成为“红军街”。现古朴、庄重、整洁的红军街,青瓦木窗、连柱接壁,实践团成员从”红军为了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红军不怕死”、”军民一家”等房梁刻字中深入学习体会红军为人民、不怕困难、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拼搏牺牲精神。同时这也彰显着当地的红色文化传承。在红军街红军文化讲习所,黄家镇先锋社区陈主任为实践团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从反动政府对红军的负面宣传到百姓箪食壶浆,讲述了在红三军彭水的英雄事迹,实践团成员深受感动。最后实践团成员以一首《团结就是力量》结束了这堂精彩的党课。
图为黄家镇先锋社区陈主任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成员上党课。实践团成员 王思涵供图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青春力量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在红军历史陈列馆前合影。实践团成员王思涵供图
3.传统文化进课堂,筑梦童心向未来
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7月17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前往彭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传统文化润童心,不负韶华追梦人”特色课堂。
“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设置了手势舞教学、快板说唱、名人知识讲解、传统文化手工课堂(包括剪纸、软笔书法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多方面开展教学,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课堂中。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实践团成员开展特色课堂旨在让小朋友们了解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图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与青少年课堂合影。实践团成员王思涵供图
4..探寻苗族文化,学习非遗传承
7月16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蚩尤九黎城学习苗族蜡染工艺,在苗族中,有关蜡染起源的传说是苗族先祖蚩尤与黄帝战斗、蚩尤被俘并处以极刑的故事,由此产生了“枫液作防染剂”的染法。据了解,在制作当中,控温最难,在过去是用自己膝盖感受温度,久而久之自然可以熟悉制作温度。因为是纯手工,所以其每一幅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蜡染这一技艺,它不仅仅是苗族的技艺,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图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学习蜡染。实践团成员王思涵供图
7月18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鞍子镇苗寨盘歌堂学习鞍子苗歌。在重庆市级非遗传承人庹清先老师和谢太秀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鞍子苗歌,并向两位老师学习了较为经典的《娇阿依》、《逢春歌》两首曲目。鞍子苗歌的学习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仅是文化传承,还承载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这不仅仅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担当。
5.走访非遗传承人,聆听非遗故事
7月15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来到了鞍子苗寨,实地走访了重庆市级非遗传承人谢太秀老师,在年过7旬的谢太秀老师的家中,谢太秀老师与实践团成员围坐在一起,她以《娇阿依》为例,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鞍子苗歌,《娇阿依》原是苗族同胞的一种对唱形式。同时,谢太秀老师也为我们展示了《娇阿依》的魅力。
图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学习苗族歌曲《娇阿依》。实践团成员王思涵供图
三、实践总结
在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20多年来,服务农村、基层的各项活动蓬勃开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让广大青年学生真切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战,投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勇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
本实践团通过“特色课堂+红色教育+非遗传承+慰问走访”的形式,向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中华传统优秀的文化。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采集精彩瞬间,用照片、视频等形式来展现调研过程。同时,实践队将调研学习的内容形成新闻稿以及公众号推送,向学校官网、地方政府官网、《中青校园》等官方网站上等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稿,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广泛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学习到。
实践团以初心回首历史,以青春力量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以青春奉献祖国,宣传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乡村建设缺少优秀青年人才的紧迫情况,同时对完善高校教育,促进育人体系建设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进行有效的嵌入,有助于推进高校实践育人意蕴有效深化,对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培养和锻炼作用,让大学生对实践产生了更为深刻地体验和认识,这对丰富大学生的思想,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国情,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29期》·现代商贸工业著
《科技风2021年03期》·科技风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7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