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宜居生活益万家,幸福生活美如画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YH.Z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宜居环境社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实践队于6月27日走进万春园社区,走访调查万春园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现状。

走进社区中心,了解社区概况

6月27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了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受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实践队员主要从万春园社区的基本情况和万春园社区的环境改善两个方面与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交谈过程中,工作人员告诉实践队员们:“万春园社区自2001年成立以来,人居环境在不断改善,目前辖区内住户约3761户,而且近几年社区还新建了社区服务中心,包括一站式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广场等一系列便民场所,能最大限度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环境。

保健措施落实,幸福指数提高

为了深入实际,切身感受社区环境的变化,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文体活动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大小小的健身器材和树荫下乘凉的社区居民。在与居民们交谈中,一位王先生告诉实践队员:自从文体活动广场建立起来之后,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居民络绎不绝。早晨一般都是老年人在广场里或是利用这些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或是在空旷的场地打太极;到了下午这个广场到处都是嬉笑打闹的儿童,晚上大家则相约在这跳广场舞。“我们看到自家老人能坚持锻炼,小孩的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自己也能跟朋友在广场放松心情,感觉到居住在这个社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除此之外,社区还每年免费向社区居民开展体质测试,帮助社区居民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目的地进行锻炼或休养。据工作人员介绍,体质测试的内容一般包含BMI、心肺耐力、腰臀比、柔韧性、FMS等一系列项目。在测试过程中,检测人员会根据测试数据,结合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体力活动现状等实际情况,为每一位居民提供一份个人健康档案和身体活动处方,并配备健康答疑活动,以此提出专业化的健康建议,创造健康生活环境,保证居民们的幸福生活。

书香气息弥漫,宜居文化发展

离开文体活动广场,随着脚步的移动,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万春园社区的图书阅览室。社区内的图书阅览室共分为两个区域:图书陈列区和阅读自修区。图书陈列区中书本按照图书类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供居民借阅。阅读自修区则是供居民阅读记录的场所。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图书阅览室内配备有许多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主要负责陪伴幼儿或辅助老年人进行阅读。他们热情、耐心、体贴的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随后实践队员和志愿者一起与居民们建立了阅读分享交流群,共同在线上分享阅读的乐趣,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向居民们普及了阅读的重要价值。在交流过程中,一位学生家长谈到:“在社区内建立这样一个阅览室实在是太有必要了!一方面能让孩子和家长在闲暇时间学习到文化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还能让我们的社区生活充满文化气息,感觉越来越愿意在这个社区居住了。”

在走访完图书阅览室后,第一天的实践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实践队员们了解了万春园社区的基本情况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得知了万春园社区在宜居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居民们的幸福指数正逐步提升。在离开之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万春园社区虽然现阶段在宜居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社区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全方位、多角度的加强宜居环境建设,让居民的幸福指数再上一个大台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9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笔墨剪纸蕴传统,乡村文化进人心
为弘扬传统文化,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实践队于7月15日前往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街道,对黄岛街道的书法和剪纸文化展开学习与调查。初进街道,了解文…
以学铸魂担使命,深入基层写青春
以学铸魂担使命,深入基层写青春7月5日我们大学生公益帮扶团进入后营社区开展居民安全的相关宣传。前一天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页。5日下午,我们正式开展活动。首先是用电用气安全宣讲…
探索柳腔之旅
6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探柳寻腔”社会实践队伍走进即墨柳腔艺术中心,对这一广受群众欢迎的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现况进行考察,针对柳腔艺术复杂又简明的表演技艺与流程开展深入、有效的研习和生动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夏日防溺水,安全记心中。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2023年7月10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伍,在湖北鄂州西山街道落驾坪社区开展三下乡活动。随着气温的升高,防溺水宣传尤其重要,于7月14日下午三点,“椽承”社会实践…
立足基层实情,传承文化经典
淄博7月19日电(通讯员张亚文)为切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立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新兴发展。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燃青春力量,点支教“锌”火
青年网7月31日电(通讯员刘舒玉)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养青年一代的责任心,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激扬青春力量。7月10至28日,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菏泽东明县实…
泰安博物馆: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在泰安市的心脏地带,泰山的脚下,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物屹立着,那就是泰安博物馆。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亲身体验了其中展示的丰富文化遗产和艺术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个人感悟和收获。泰安博…
以火为墨,铁笔生花
大学生网报7月1日电(通讯员袁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
怀揣炽热爱国爱党之心,奔赴红色文化传承之地
为进一步学习红色文化,挖掘红色历史,发扬红色精神,华南师范大学行知书院汕尾市东涌镇碧桂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讲红色党史,察民之所需”实践团于7月5日赴汕尾市海丰县展开红色调研活动。实践团通过重走“…
为青春献爱,让心系彩虹
为青春献爱,让心系彩虹中国青年网7月20日电(通讯员范子逸)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扎根稻田旅,寻觅非遗行”实践团队2023年7月20日在重庆市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开展了爱心支教活动。活动以“欢度假期,关爱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