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扣开应天门,读懂隋唐城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刘露佳

应天门,是隋唐东都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为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宫的正南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2023年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调研小组的成员们一齐来到了应天门。

若元正、冬至、陈乐、宴会、赦宥罪、除旧布新,当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等重要庆典,皇帝均登临听政。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仪式均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午门。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垛楼和东西阕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应天门上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左右连阙中间以廊庑相连,宛若空中楼阁。城门东西宽130米以上,大于北京紫禁城午门。其中两侧阕高120尺,按照唐代一尺29.4厘米来计算,这座恢弘的城楼差不多有今天的十二三层楼高,比北京的天安门还要高。

洛阳紫微宫应天门双向三出阙,两侧共六阙,城楼上有两重观,这是古代都城宫城正门最高礼制。“两重观”、“天子三出阙”是中国古代最高礼制的都城门。是古代天子享用的的最高礼制。应天门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城门阙遗址。这种建筑形制对北宋汴梁的宣德门和明清的北京故宫午门影响深远,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出阙,是城阙中最复杂的一类。一般形制是在母阙外或后侧附两出子阙,子阙也是依次缩小,规模都较母阙小。三出阙中有一类型,是双向三出,即在母阙的后侧和外侧都附有两出子阙,平面呈曲尺形。母阙平面一般呈方形,两子阙平面呈长方形,形制结构更复杂。目前考古发现的三出城阙都是隋唐及以后的,形制都基本定型。隋唐洛阳城宫城应天门也是平面呈凹形的形制,不同的是其城阙为双向三出,结构更复杂,阙楼与城门间以飞廊和垛楼连接。

这种阙形,强调了宫门上的城楼是构图的主体。城楼特别高大巍峨,左右双阙与它形成犄角之势,处于陪衬的地位。凹形平面拉开了整组建筑的深度,使它控制的整个空间扩大了。平面进退有致,更加强了立面上高低错落的效果,大大丰富了建筑的造型。隋唐以后宋元时期的宫城正门城阙无一不是此种形制。明清时期是我国城阙的衰退期,凹形平面仍存在,但阙已经退化成方亭。城门楼在中间,高35米。城门楼的两边,一前一后有阙楼、垛楼,均有12层楼房那么高。两阙之间相距83米(比中州路还宽23米),阙上建有两重飞檐,状如凤翼,展翅欲飞。两阙向北通过17米宽的城墙与城门主体相连,整个城门楼、两垛楼、两阙楼,体量宏大,浑然一体,庄严肃穆,让人膜拜。

历经千年,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重现恢弘气势,整个工程凝聚了设计师、施工员以及材料供应商的心血和汗水。在这座雄伟的城楼上,隋炀帝俯视过他的都城,李世民下达过焚城令,唐高宗过问了“韩国政事”,武则天发表了登基演说,唐高宗诏释百济扶余王,唐玄宗接见了日本遣唐使。古今辉映,诗与远方。

随着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的开放,让大家一起去领略古都洛阳厚重的历史,感受古城千年来的建筑文化史,叩开应天门,读懂隋唐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9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子返家乡,助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025年1月13日至1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子利用寒假时间与安徽省合肥市、淮北市积极开展科普推广社会实…… 张逸帆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秉持传承之心,走好传承之路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丰富应城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组织12名志愿者来到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四里棚街道刘杨社区开展为期21天的“希望家园…
枣院学子三下乡:党史小课堂,揭开党的历史之谜
2023年7月5日至7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左庄社区迎来了一支特殊的团队——“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在这次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党史互动小课堂,为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增添了一抹独特而浓郁的…
山理学子三下乡感悟: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传统
灼灼暑期,与这炎炎夏日一同而来的,是精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七月,在我们眼中一切都充满了活力。我们的激情燃烧着,带着激情我回到了家乡,踏上了三下乡的旅程。支教本身就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状态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状态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16日电(通讯员张国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前往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中心小学支教,在这次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也遇到…
西外青年三下乡|红凤同心社暑期调研团队:用爱接力“留守花朵”,用情抚慰“留守之心”
(通讯员汪萌)由于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也日益凸显。为做实、做细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及身心健康发展,红凤同心社暑期调研团队于…
萤火之行,为梦想保驾护航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26日电(通讯员朱贝烨)春蚕无悔吐新丝,蜡烛有爱亮如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织的“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志愿公益团队,在泰州海陵区及各志愿者…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2023年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应城分队前往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陈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七彩假期”暑期支教活…
红色文化向心出发 筑梦童心携手同行
实践的第一站,我有幸前往山东省政府旧址参观,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之旅。踏入这座曾经权力熙熙攘攘的建筑,我沉浸在历史的流转中,感受到了许多的思考和触动。首先,这座宏伟的建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曾…
“返家乡”学习共产党史,宣扬红色品质
“返家乡”社会实践—学习共产党历史,宣传红色品质距离中国共产党建立已经100多年,为了深入了解和学习共产党精神,传承红色的基因文化,宣传伟大的红色品质精神,8月1日,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类…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爱空巢,传递温暖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爱空巢,传递温暖中国青年网宣城市7月10日电(通讯员:闻纪成)近期,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们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到了“三下乡”活动中。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走进农村社区,与当地居民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