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马寺的由来
白马寺的建立,颇具梦幻的浪漫主义色彩。据史籍记载,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西行求法,在西域迎请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至洛阳。汉明帝对两位高僧极为尊重,亲自接待,将他们安置在专门接待外国宾客的鸿胪寺内,随后又敕命在洛阳城西修建僧院,供二位高僧居住。为了纪念白马不远万里驮经之功,便将这座僧院命名为“白马寺”。“寺”的名称也相袭沿用至今,成为中国佛教僧院的一般泛称。
二、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摄摩腾、竺法兰,均为天竺高僧,熟习大、小乘佛教经典,志在弘扬佛法。西域弘法时,偶遇东汉求法使者,遂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汉地始有沙门。
然而佛法初传华夏,皈依信仰者稀有,吸收继承者更是寥寥几无,两人精力主要放在翻译佛经。在白马寺内,两人合作,一共翻译出了5部佛经:《十地断结》、《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以及《四十二章经》。遗憾的是,只有《四十二章经》留存至今。《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最早翻译出的汉译佛教经典,在中国佛教传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天竺高僧来到白马寺,从事译经。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共有192部,合计395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三、中国戒律的发源地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到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并建立戒坛,创立戒度僧制度。同时,安息国僧人昙谛,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至此,佛教戒律和僧团组织的章程都已齐备,在此基础上,中国逐渐发展并形成了本土化的佛教宗派—律宗。
四、中国受戒出家的起始地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在白马寺举行了中国的第一场受戒仪式,朱士行依《羯磨法》登坛受戒,成为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比丘戒的出家人,他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自此之后,中国出家受戒的僧人数量不断增加,最多时曾达数十万人。
由此可见,白马寺是佛教早期传播和弘传的中心,其对中国佛教、寺院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正因如此,白马寺被佛教徒尊崇为佛教祖庭和释源,也是实至名归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0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3月27-28日,文法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为期两天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在读书……
程潇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3月27日至28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长助理李帅军的带领下,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松梅及辅导员代表崔征、牛科伟组成招生宣传工作组,赴周口开展高考招生宣讲活动。在周口市淮阳区实验中学,该……
牛科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
郝鑫蕊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2025年3月27日上午,……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3月26日,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带队,率学院教师代表一行4人赴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考察交流,重点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及实验室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冯莉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打破社交壁垒,实现自我成长,和悦·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于3月26日晚7点在综合实验楼520活动室成功举办“文心悦读”文化沙龙。本次活动以经典心理学书……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深入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理念,助力构建平安校园,3月27日下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树德外国语小学,为四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小讲堂”主题课堂……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完善宿舍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美丽的宿舍环境,提高宿舍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宿舍管理委员会的榜样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宿舍环境与生活体验,文法学院于3月26日在学院楼B-213举办大学生宿……
刘雨欣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