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工大学子调研黄太胜家庭农场:家庭农场造福乡镇百姓,戮力同心致力于脱贫攻坚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 作者:夏云

合工大学子调研黄太胜家庭农场:家庭农场造福乡镇百姓,戮力同心致力于脱贫攻坚

(通讯员:夏云)7月6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队成员们前往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黄太胜家庭农场的蓝莓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了中国乡村家庭农业的营销模式,农业技术的使用以及对当地的脱贫攻坚的贡献和帮助,旨在引导当代青年了解乡村振兴策略性质的意义,以及脱贫攻坚的现状,鼓励当代大学生融入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完善自我发展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7月7日上午,调研A小组的同学们来到黄先生的家庭农场,见到黄先生后,队员们拿出准备好的问题采访了黄先生,黄先生热情地解答A小组的问题,并详细地告知队员们他与蓝莓园的故事,黄先生于2015年与其家人开始种植蓝莓,基于郎溪适宜的环境条件,黄先生团队从外引进优质的蓝莓幼苗开始种植,起初规模不大,约莫六七亩的规模,随着蓝莓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黄先生的蓝莓基地也在不断扩建,直到2023年7月,蓝莓基地已占地260亩,虽然种植蓝莓期间遇到几次大雪天气,导致了较为惨重的损失,但是黄先生和其家人队友并未因此放弃,在众人不懈的努力下,蓝莓种植的总体情况还算顺利。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的家庭农场雇佣的工人们是周边的村民,年龄在五六十岁和七八十岁不等,大都是已经退休在家的老一辈人和身体有缺陷的残障人士,在闲忙和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蓝莓园帮忙负责一些对体力要求较轻的工作,如修剪蓝莓的枝丫,搬移枯枝败叶等等,按小时计费发放工资,工作时间自由,让老一辈农业人和残障人士也能实现自我价值,凭借自己的双手用劳动创造财富,让“脱贫攻坚”的概念具体化和实际化,符合中国国情,贯彻落实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中,为当代农业人做出榜样力量和树立良好标杆。

随后,黄先生引领队员们来到蓝莓园,其间,黄先生热心地介绍他们种植蓝莓的品种,种植蓝莓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与其它蓝莓种植园的技术交流和借鉴。从黄先生口中小队们得知,黄先生的蓝莓园种植主要以人力为主,只有施肥和滴灌采用无人技术,对于蓝莓的保护也是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都是以传统的方式来预防,例如在蓝莓植株周边的覆盖防草布来预防杂草。蓝莓园的外圈是黄先生新研制的蓝莓品种,旨在探究更加优良的蓝莓植株,黄先生还告知,当地的政府对于他们的工作表示大力支持和提供相应的补助,他们也将不负众望,致力于发展蓝莓种植业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在思考新的模式,扩大蓝莓种植的规模,拓宽营销途径,用实际行动来弘扬和传承农业人的乡国情怀。

在返回途中,黄先生语重心长地说道:“当代年轻人在完成学业之后还能返乡工作的很少了,留下来的基本都是退休的老人。希望三下乡这样的活动可以被大力推广,吸引和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振兴乡村的道路上,以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干劲做出一番造福农民的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在脱贫的道路上,众多的普通百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投身于培育农产品的农业人们。这次的实地调研实践,走进乡村,采访当地的农业人,实践队员们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了解到农产品的种植和培育的不易,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新时代青年人应该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上的使命和担当,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奋力追逐青春梦想,为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国家和推动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黄太胜家庭农场种植的蓝莓。 通讯员 夏云 供图

图为黄太胜家庭农场蓝莓园的滴灌系统。 通讯员 夏云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3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探访美丽郎溪,共筑乡村振兴
探访美丽郎溪,共筑乡村振兴(通讯员:汪铭森胡子昂)为响应党的二十大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号召,同时推动大学生走向社会,做出贡献。7月6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化工学院…
萤火微光 点亮盛夏
中国青年网南通8月1日电(通讯员韩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火之行,灼华凤城”暑期志愿支教活动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丰富的、有趣的课程,带来轻松愉快的课堂…
修己身以筑基,假外语而雄起
修己身以筑基,假外语而雄起为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加快小学外语教育的发展。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由卞千千、张滢盈、刘雨欣等十一人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2023年6月27日前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华城…
河南科技学院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新乡8月1号电(通讯员牛坤鹏郭星星)为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信念,传扬红色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的团队前往新乡市烈士陵园,通过参观英烈墓碑讲述革命事迹方式感…
十堰学子三下乡:爱心助残4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河海大学学子赴甘肃酒泉市西路红军纪念馆调研实践
近日,河海大学学子组织的一支文化传承实践团前往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西路红军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活动旨在学习西路红军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西路红军,讲好红军西进的故事。实践团成员…
十堰学子三下乡:爱心助残1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十堰学子三下乡:爱心助残3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非遗团队三下乡,传承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博物馆探秘
中国青年网黄山市7月7日电(通讯员:申玉萍)为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非遗团队在7月7日组织团队成员于安徽省黄山市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参观。徽州,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承载着丰富…
十堰学子三下乡:爱心助残2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