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佛山学子三下乡:探古朴梁园,赏典雅风韵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蔡君怡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梁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与余荫山房、清晖园、可园并成为“岭南四大园林”。这座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梁园,坐落在佛山禅城区松风路,现已成为佛山广府文化的明信片之一。

为深入了解岭南园林建筑,寻找岭南园林文化特点以及周边文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林下清风”实践服务队于2023年7月4日下午来到佛山梁园,开展实践活动,体会岭南园林的特色风情,在蜿蜒盘旋的小路之间寻觅古迹,在留下的壁画与文字之中感知人文。通过个人感悟,在一砖一瓦,一字一句之间领略岭南文化,赓续红色遗风,传承梁园风采。

图为林下清风队队员进入梁园 蔡君怡摄

梁园所展现古代佛山文人在大都会中远离凡器、林泉之乐的追求,也体现了“广府文化”中对花园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间环境的向往;其典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是反映佛山名人荟萃、文风鼎盛的重要实物例证。园林设计古朴精致而优雅,亭台楼阁之间尽显古香古色,梁园里面的建筑格局,装饰风格极具岭南特色值得欣赏。此外,园内的建筑玲珑典雅,园内绿树成荫,大量运用形态各异的石头进行装饰,尽显岭南文化。不仅如此,梁园还珍藏着历代书家法贴,园中的秀水、奇石与名贴被当地人成为梁园“三宝”。

图为梁园传统建筑 曾彩瑶摄

梁园不仅是岭南园林以及广府建筑的代表,也是广府音乐文化一一岭南古琴艺术、香云纱等非遗文物的汇聚地。为此“白歌”对岭南古琴艺术以及香云纱进行了调研了解,其中,岭南古琴艺术的艺术风格承载了儒家与道家的人格精神,雅淡清悠、优雅恬静,对广东的琴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香云纱有“双重身份”,它不仅是非遗文物还是佛山顺德的独家“秘方”,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价值极高,其本身柔软而富有身骨,经久耐穿,具有悠久的历史。

图为岭南音乐传统文化 蔡君怡摄

石湾陶塑技艺作为佛山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经过调研发现,石湾陶塑技艺千年窑火不息的本质在于始终坚持民窑本色,扎根人民需求,迎合人民群众的审美文化,在岁月与历史中沉淀提炼,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图为石湾陶塑文化展示 傅艳蓉摄

徘徊于各个房屋之中,可以从了解梁氏大家族发展的历史、家规、家族文化的发展。梁园这整个家族出现了许多有名之士,从文或从武,家族发迹之后,他们富贵不忘本,投身于建设家乡的工程之中,致力于推动家乡的发展。

图为梁园内景点 蔡君怡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林下清风”实践服务队通过本次调研,了解了梁园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城市历史及发展的作用,更在其中了解了岭南古琴文化与香云纱的历史发展与其地位。佛山梁园秉承了珠三角一带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包容吸收性的发展脉络,以独特的风格特征呈现了自身的优秀文化并进行继承、保护和发展,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与设计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实现百花齐放、和而不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思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4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经典浸润乡村文明——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活动采风
烟台8月1日电(通讯员严煜童薇霖)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023年7月,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四海同音,语你同行”暑…
爱学生就是爱自己
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老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老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然就会奋发向上,这…
暑期“三下乡”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重温革命路,点燃爱国情”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为感悟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交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科2201返乡护卫队”暑假社会实践团于7月7日—9日前往甘肃工委纪念馆、兰州烈士陵园和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暑期社…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三下乡:点亮科学之花,奋进创新征程
习总书记曾在考察时强调“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
暑期“三下乡” |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同言语,共复兴”团队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兰州交通大学“同言语,共复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河洛村深入开展…
暑期“三下乡” | 兰州交通大学星火支教团开展“温暖水杯”发放活动
“温暖水杯”活动由兰州市安宁区云田公益发展中心资助。其组织使命是:让乡村孩子获得健康生活。“温暖水杯行动”一直致力于解决乡村儿童因卫生健康教育缺失而带来的成长健康问题。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温暖…
湖北二师三下乡,同甘共苦兴农乡
中国青年网应城8月1日电(通讯员秦顺心)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奉献了爱心;另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
三下乡学习党的二十大·焕非遗:赓续文化薪火,增强文化自信
叶问纪念馆与叶问生平叶问纪念馆位于广东佛山南海区狮山镇罗村联星村,分为祠堂和民居两组建筑,民居部分正是仿照叶问莲花路的大宅“桑园”所建。这是一座典型的民国末期建筑:灰色的墙身、色彩明快的满洲窗…
十堰学子三下乡:爱心汇聚成了力量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值得我去学习体会,而这次2023年7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梦者-爱之舟志愿服务队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让我们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了知识,也把我学到的知…
暑期“三下乡”|琅勃拉邦见友谊,中老故事永流传——土木工程学院“实践创新,助力未来”
讲好中老故事,读懂铁路意义。为继续深入了解中老铁路,认识到中老铁路建成对琅勃拉邦当地经济的影响,对中国援建老挝的移民村进行考察,了解琅勃拉邦铁路维保管理中心的发展与成就。7月20日,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