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杨兆群:刻纸工艺·以刀为笔的刻纸人生

来源:河海大学 作者:孙洁

一把刻刀一叠纸,一刀一划千变万化。金坛刻纸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明清时期。2007年,金坛刻纸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魅力和“非遗”传承人的时代风采,2023年7月27日,河海大学“刻纸不辍,薪火相传”金坛刻纸实践团有幸采访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杨兆群。

杨兆群,江苏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兆群的刻纸技艺娴熟、刀法细腻、线条流畅、顿挫有力、内柔外刚,因而享有“杨一刀”的美称。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融入自身特色,对金坛刻纸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

初遇刻纸 艺术人生

“我喜欢这个和我邻居有关系”,当被问及接触金坛刻纸的契机时,杨兆群说道,“我右边的邻居是刻图章的,我小学三四年级就去他家帮他磨磨刀,磨黄杨木;自己在家用红薯刻着玩,看我刻的蛮好就叫我去了。左边的邻居是剪鞋花的,我把她剪的鞋花拿回家刻着玩。”在邻居的影响下,杨兆群开始慢慢接触刻纸。直到1973年杨兆群的刻纸作品《样板戏人物》入选县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1975年,杨兆群被选入县文化馆的美术培训班,白天画画,晚上创作,开始了专业刻纸创作。1976年元旦,他的刻纸作品《大干促大变 普及大寨县》入选了江苏省首届农民画展,这件事也受到文化馆的极大重视。在得知北京申奥成功后,杨兆群便开始构思作品献礼奥运,他多次前往希娜、伦敦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最终其刻纸作品《从雅典北京》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秉持初心 融汇创新

传统文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它总是在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使金坛刻纸在当今社会继续融入民间生活总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杨兆群也深深熟知这一点。在谈及金坛刻纸的创新发展时,杨兆群首先为我们介绍了金坛刻纸与法国化妆品牌菲洛嘉合作,以金坛刻纸艺术形式为其明星产品设计新年作品,并为菲洛嘉柔滑亮泽面膜倾心打造新年限定版包装,寄寓诚挚新年祝福。与此同时,杨兆群也积极探索金坛刻纸的跨界发展的新方向,他向我们介绍了与三国动漫游戏合作用刻纸设计貂蝉的皮肤,“把我们中国的吉祥物元素和貂蝉结合,把他里面的小故事内容用我们中国传统纹样结合进去。”杨兆群老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承金坛刻纸,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金坛刻纸,以致这项工艺不再流失。金坛刻纸的创新宣传,扩大了金坛刻纸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传。

除此之外,杨兆群也将金坛刻纸打破刻板印象,创新表现形式,不单单将金坛刻纸以传统纸张样式表现,而是将刻出来的样式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例如文创产品,带刻纸花纹的笔袋、书签、手提包和雨伞等等,这些创新的表现形式,让金坛刻纸焕发了新的活力。

但在金坛刻纸的创新传承过程中,杨兆群始终坚守初心,坚持对金坛刻纸进行宣传,而非剪纸。“当时设计支付宝兔年红包的剪纸,设计完之后他们要写剪纸作者杨兆群,但是这时候我就提出来一点不能写剪纸,要写金坛刻纸。”杨兆群说,“我一次次强调要金坛刻纸,无形当中为我们金坛刻纸做宣传。”

访百位刻纸艺人 传经典刻纸作品

通过一次交流活动,杨兆群将南京大学剪纸培训班的一批剪纸艺人请到了金坛。在此期间,杨兆群发现“高手在民间,他们的水平比我高得多”,他认为这些艺人虽然没有“传承人”的头衔,但技艺精湛,这让他产生一个念头,“好好向人家学习。”

在一开始,杨兆群的目的不是收藏而是学习。2010年,杨兆群开启了寻访100位中国民间剪纸老艺人行动计划。在陕西的寻访之旅中,高金爱老人给杨兆群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剪了100只老虎,送给我了50只老虎,我当时感动的不得了,想都不敢想。”但距离一年相差一天,高金爱便去世了。在杨兆群得知这一消息后,内心十分难受并决定改变他的行程,同时定下一个目标:要走访100位70岁以上的剪纸老艺人,并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要抢时间。”杨兆群说,“这个时候我就考虑到要保留好作品,让后人能看到他们的作品,而不单单只是走访。”在此之后,杨兆群不仅仅走访剪纸老艺人,更注重收藏这些老艺人的剪纸作品,将这些作品保存好,传承老艺人的手工技艺。

杨兆群说:“许多珍贵的剪刻纸作品都需要有人去收集整理,保护起来,我希望能用我的努力为国家剪刻纸艺术留下宝贵的记录和作品,能让后人看到这些作品。”在10多年的时间里,杨兆群的走访了众多剪纸老艺人,同时也收集了许多珍贵剪纸作品。杨兆群也始终将走访百位中国民间剪纸老艺人,抢救民间剪刻纸艺术作为自己使命,为减轻非遗文化流失,保存刻纸作品实物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把刀,一辈子。小小的一张刻纸,承载了悠久的文化,寄托了手艺人的情感。“一刀一纸一世界”是对这位工艺美术大师最好的诠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8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

最新发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致远实践队赴山泉湾生态樱株园开展调研
园主为实践队员讲解樱株品种-黄信正摄实践队员与园主合影-朱清杨摄为深入了解崂山区低碳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7月28日,致远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山泉湾生态樱珠园开展实地调研,与樱珠园园主徐友光进…
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一直在行动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园保学院义不容辞。习总书记面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
织粗布,制成衣,致不朽
非遗是泛黄的古书,悠悠清香氤氲在风中,它不必慌,我们自会逐风来。在这海晏河清的时代里,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下,更加舒适的精细布料在许多方面取代了粗布,老式粗布制作技艺难以满足布料的供给…
寻觅运河发展方向——枣庄学院传媒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指示精神。2023年7月6日至8日,枣庄学院传媒学院运河文化创新团队开展以“最是文化论人心,文化遗产不断流,枣庄运河文化的传…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受企业新脉动,展望职场新生态
中国青年网淮南7月9日电(通讯员赵志巍)安徽工业大学实战得经验队队员为走出校园、走入实践,切实投身于现实职场,提升自身能力与阅历,增强学生责任感,于7月1日在安徽淮南正德集团参与企业实习,体验客服…
“椽承”支教,共享中国梦
人的一生,难得有机会去证明自己、考验自己、磨练自己。在这次支教中,我做到了带着我的爱、热情、和信念在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石山社区里去证明了自己、考验了自己、磨练了自己!虽然支教结束了,但我会在…
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传承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七月十五日派出南京的一组成员前来南京博物院进行线下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习总书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探究中国式现代化…
枣院三下乡:E起触电 ,助力乡村振兴
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商服务实践调研团赴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开展了以“E起触电,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0日,我们以关爱教育为主题开展了货币知识的讲解。对本村儿…
萤萤之火,逐梦盛夏,为爱支教
中国青年网淮安8月2日电(通讯员王玥)又是一年盛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举办了“萤火之行”公益志愿活动。自7月1日起的一个月内,志愿者们将在海陵区线下及家乡地线下展开志愿活动,以创意课…
E起触电 ,助力乡村振兴
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商服务实践调研团赴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开展了以“E起触电,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0日,我们以关爱教育为主题开展了货币知识的讲解。对本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