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3日起,由南通大学理学院数学师范222班6名志愿者组成的“追青逐绿”—垃圾分类宣传小组在南通市开展为期4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垃圾分类走进群众心里,落实行动之中。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较为淡薄,而《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参考标准》明确指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2019年,总书记也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为整个社会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也为进一步加强宣传者自身对垃圾分类这一活动的认识,“追青逐绿”小组应声而成。
此次活动主要采取线下调查、数据收集及分析等方式,通过走访等形式,了解不同社区内中小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情况,并且在调查基础上,对垃圾分类意识情况进行分析,并制作宣传措施。
图为团队成员首次开展线上宣讲活动 杨娜 摄
7月15日下午,第一次线上宣讲正式开始。面对垃圾分类这个主题,小队成员将其分划成分类原则和分类好处等四大板块,用丰富的图片、形象的类比将垃圾分类这一概念讲的深入浅出,在听众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不仅如此,成员们还将生活中常见垃圾的类型列举出来,给前来参加宣讲的听众一个直观的认知,让其在日后的生活中快速地分辨垃圾种类,节约时间。紧接着,成员逐个发表践行垃圾分类时的感悟,给听众带来正向的反馈。宣讲活动结束之后,指导老师及时进行总结、鼓励。在活动中,成员们逐渐熟悉彼此,团队磨合成功,每一位成员都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内发挥各自的特长。
在此次宣讲活动之前,成员对如何直观展示垃圾类型进行讨论,最后一致决定提前制作垃圾卡片,到现场后分发给群众,引导他们将卡片投入正确的分类垃圾桶内。在小游戏中传输分类的概念,增强群众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总书记说过,“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小组成员积极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追随总书记的步伐。垃圾分类不是少数人的义务,而是所有人的责任。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实现垃圾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数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垃圾分类还可以减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通过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通过垃圾分类,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开处理,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南通大学理学院 “追青逐绿”—垃圾分类宣传小组一直秉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宣传理念,通过各有特色的宣讲活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等概念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帮助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看似随手小事,实为国家大事。每一位意识到其重要性的人都应该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让垃圾分类落实到实处,为环保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调查和宣讲过程中,不少群众增强了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知,纷纷表示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提高分类意识,养成分类的好习惯,并且带动更多的人进行垃圾分类。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内开展线下宣传 王晨奕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9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