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长校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为深度挖掘乡村数字赋能下经济发展潜力,弘扬红色文化,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文化寻脉促文旅,数字赋能踏新程”实践队来到三明市清流县长校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8月1日,实践队参观了当地相关的红色建筑和客家文化博物馆,追寻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和探索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乘过四小时的漫漫长路,实践队终于到达三明市清流县长校镇。简单休息过后,实践队员们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热爱的赤子之心,跟随长校镇工作人员脚步,来到此行的第一站——长校文化站。醒目的红色标语,无不唤醒着队员们体内的红色基因。在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绘声绘色下,队员们对,瑀公庙、八家屋、翰林院、邹公庙、李氏宗祠、廊桥等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文物遗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十番锣鼓、长校拨龙、打锡技艺、客家服饰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队员们深感长校文化底蕴的源远流长,升起对探索客家文化的无限热情。
接着来到初心实践馆,站在玻璃前,面对一幅幅战斗图画,一张张烈士照片,一件件战争遗物,仿佛还能闻到历史的气息和耳边隐隐传来的炮火轰鸣,长夜漫漫,关山重重,但始终遮掩不住红星闪耀,党旗飘扬,因为红心所向皆是伟大征程。我们深知越是接近民族复习,越不会一帆风顺,但往往就是这样,多少青年的泪与汗在行动中升华,经风雨洗礼熔铸成不朽赞歌,又浇灌出如今的葳蕤花海。他们慷慨奔赴的无畏自强精神深深扎根于长校,岁岁如是,经久不息。在乡村振兴板块,长校就生态、文化、旅游、商贸四个方面绘制了一张美好蓝图,表现了长校在发展洪流的裹挟中,把握住自身廉洁建设,带给人民美好生活的责任和担当。
此行尚未结束,实践队正在追寻另一处独特记忆——客家文化博物馆,它诠释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展示客家人长期积淀的文化和民俗,重现客家人过去生活生产的场景。而迎接队员的客家文化画面,早已在华夏古国的文明史上历经千百年而生生不息,只因这爱国爱乡、崇文重教、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团结互助、尊祖睦族的客家精神,早已成为激励长校人民乃至中国人民代代相传、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客家精神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信念,这份精神让他们在困境中崛起,在岁月中坚守。
百年回首,自请长缨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回望百年峥嵘岁月,先辈用铁骨与热血为我们铺开锦绣山河的璀璨画卷。我们未赶上父辈英雄指点江山的意气奋发,也没能赶上劳苦百姓建国伟业时的难关共度,我们也见过疫情之下医护人员的大爱无疆,见过烈烈火场中消防人员的奋不顾身,恰逢八一建军节,“文化寻脉促文旅,数字赋能踏新程”实践队接力新时代,书写家国情。队员们怀揣着火热滚谈的心整理行装,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努力将个人奋斗事业融注成时代洪流,认真思考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数字赋能,为长校发展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实现乡村振兴。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了解长校镇的历史故事,感受了红色文化底蕴,对建团百年历程中青年应该贡献的力量也有了新的思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9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