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西柏坡,重温赶考路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7月21日电(通讯员曹世龙)
7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赓续红色精神,厚植初心使命”社会实践队队员前往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队员在此过程中重温红色历史,感悟“进京赶考路”,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西柏坡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思想。
在实践队的原定安排计划下,队员按照西柏坡故址以及布局结构,依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碑,五位书记铜铸像,西柏坡廉政教育馆,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步入西柏坡纪念馆广场,鲜花簇拥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幕幕景观让实践队员切身地感受到历史的韵味和先辈的精神。
图为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世龙供图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是毛泽东等史共领导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领导中心。在这里,中共领导人命令将国家资本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推行了土地改革,做出了中共历史上许多重大的战略决策。为了纪念这段光辉历程,西柏坡纪念碑在这里矗立起来。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委先期来到西柏坡。第二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的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直至1949年3月进入北平。党中央在西柏坡时间虽然不长,但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是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从革命战争转向和平建设、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关键时期。正因为如此,西柏坡是我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最后一站。
在西柏坡这座充满红色气息的乡村中,“赶考”之语言、西柏坡之精神、“两个务必”之理念犹在耳、激荡心间。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学习和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厚积薄发,勇于冲锋,敢于担当,不负韶华,在奋斗中打磨心性,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在拼搏奋进中谱写青春之歌,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为党和人民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图为五位书记铜铸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世龙供图
离开西柏坡纪念碑之后,队员继续深入参观,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铜像傲然屹立,仿佛在眺望即将到来的胜利。来到书记们铜像的面前,感受着铮铮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同时也实践队队员也期盼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接着,队员走进西柏坡廉耻教育馆,刚一走进就能看到一个大写的“廉”字展示在中央,慢慢而又仔细地浏览着墙上的一幅幅照片、图画,地面上摆放着的一个个地理模型,一份份历史资料和展开着的人民日报以及一样样领导人们的物品,仿佛已经回到过去,与当时的人们共同经历历史的滚滚波涛。
图为实践队队员介绍赶考之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世龙供图
在参观完廉耻教育馆之后,实践队队员前往中共中央旧址。走进旧址大院,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苇塘,在雨中更加衬托出其风采,紧接着一座座土坯木顶的房屋分布其中。走进领导人们的屋中,简单的物品摆放,除了床铺、油灯、桌子、椅子等几乎毫无冗杂、繁奢的物品,让实践队队员们真切地体会到当时革命前辈地伟大。一份份重要文件,一桩桩重要决定竟是从这样地小屋子中传出。闭上眼睛,就仿佛能看到,某个夏日夜晚,毛泽东与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人围坐在磨盘周围,谈论着战局和时局。一盏煤油灯默默无语,几只小飞蛾围绕在周围……
据了解,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曾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建国前中共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在此召开,包括三大战役在内的一系列战役在此运筹和指挥,以及之后土地改革运动会议的举行与《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等等,它是当年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图为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世龙供图
西柏坡纪念馆之旅结束后,实践队队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仍旧沉浸在当时人们的伟大与深深震撼之中,在心中留下满满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回到家乡,队员们将西柏坡纪念馆的参观经历和感悟与身边人分享,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历史的重视和关注,以及对先辈英雄的缅怀之情。他们深知在新世纪的今天,物欲横流,许多人迷失了初心和方向。 因此,新时代青年更要秉持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的坚守和对革命事业的持之以恒。实践队员们决心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交给时代和国家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袁浩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0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