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东学子三下乡:积蓄高校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作者:小橘灯山区助学团

(通讯员 余友阳)2023年7月15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奔赴贵州六盘水旧营乡孔官小学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接下来的四周里,团队将开展小学暑期夏令营支教活动,充分发挥高校青年力量,助力山区教育振兴。

十五年爱心接力,筑梦一夏

7月18日,晨光初升,助学团的吴淑萍早早的来到校门口准备今年暑期夏令营的招生。“小吴老师你终于来了啊!”刚刚打开校门,小朋友们便兴奋地冲进学校,又马上有序地在摊位前排队报名,这其中有许多都是吴淑萍去年教过的学生。 连续15年,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来到孔官小学支教,早已与当地居民建立起深深的信任。不少家长来到报名现场,与支教团成员们熟络地聊起天,“平时我们都要去打工种地,小孩放假了一个人在家我们也不放心,今天就把娃交给你们了。”家长握着志愿者的手笑着说道。

据孔官小学金兴作校长说,15日时,孔官小学才刚刚结束这学期的期末考试,第二天就陆续有家长和孩子前来询问今年夏令营的开营时间。“我们这里许多小孩的爸妈都常年在外地工作,一般过年才会回来一次,爷爷奶奶平时也闲不住,白天都会出去打点零工或者种点粮食给家里吃。”金校长向助学团成员们介绍着当地学生的基本状况。正如金校长所说,今天大部分孩子都是自己前来报名,有家长陪伴的孩子也都是由爷爷和奶奶带来。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办理入营手续。张智恒摄)

多彩课程,因材施教

“绘画是孩子们心灵的窗口,美术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助学团的汤嘉慧在自己的美术课教案中这样写道。在多年的支教实践中,小橘灯团队发现,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格外地喜欢绘画。平日里屡见不鲜的事物,在孩子们的笔下被赋予了崭新的样貌。他们会用鲜艳的色彩勾勒出寨子里的青山绿水,也会在白纸上涂鸦出内心深处的梦想。为此,从2019年起,小橘灯暑期夏令营增设美术课程,由团队自费购买画板、画笔、画纸等教具,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绘画环境。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第一堂历史课上,助学团成员余友阳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句话。按照常规的课程安排,历史课要到初中时才会开设,但小橘灯团队认为,历史是最大的一本教科书。历史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是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早期的历史启蒙教育,不仅能够启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加深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云贵高原的大山中,孩子们的生理知识相对匮乏,许多孩子存在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且对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感到羞耻。小橘灯团队希望借助“性”教育专题课程,为孩子们科普一些必要的性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从身体认知、性别观念和青春期变化这三方面来进行讲解,同学们可要认真听哦。”旧营乡的孔官小学里,助学团的陈洁杨正在展开她的第一堂“性”教育课。

除了上述课程之外,团队还开设了音乐、舞蹈、古筝、手工、篮球等兴趣课程供孩子们选择;革命历史、党史教育等红色文化专题课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图为志愿者教孩子们基本的古筝乐理知识。苏钻念摄)

小“膳”大爱

“老师,今天的洋芋真好吃。”今日“爱心午餐”的主菜是由助学团成员苏钻念制作的干煸土豆,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好评。当地人民习惯将土豆叫做洋芋,洋芋因储存方便、碳水丰富、做法多样,成为志愿者和孩子们偏爱的食物。

求学之路,道阻且长。一望无际的梯田中镶嵌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每日破晓时分,孩子们的身影便穿梭其中。为解决夏令营期间孩子们的午餐问题,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开设了“爱心午餐”项目,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筹集资金,由志愿者们协力完成食材采购和午餐烹饪的任务。

“每次要负责将近100人的食材准备,多了吃不完会浪费,少了又怕孩子们饿肚子,饭后厨具餐具的洗刷也十分麻烦。”比起各类课程的备课,助学团成员卢家怡认为,每日“爱心午餐”的制作更让她感到棘手。“但是一看到孩子们大快朵颐的样子,这一切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卢家怡在第一周总结中这样写道。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打菜。张智恒摄)

“谢谢刘叔叔,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现就读于旧营乡中学的小宽(化名),从五年级时便开始接受助学团“一对一”项目的资助。今年,在助学团队的促成之下,小宽与一直默默资助他三年之久的刘先生进行了第一次视频通话。“谢谢刘叔叔,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通话末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简朴的承诺。

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除孩子们的学费,但伙食费、住宿费和书本费仍然给许多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据了解,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一对一”资助项目每年走访50多个家庭,筹集逾万元供山区留守儿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图为志愿者正在进行家访。卢家怡摄)

“汇涓涓细流,成汪洋大海。”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坚信,关爱山区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政府和学校的责任,更是每一个高校青年的责任。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拼搏,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0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红色薪火 践行使命担当 —— 护理学院志愿队前往浙江台州宣讲遵义会议

寒假期间,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浙江省台州市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志愿者们通……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遵义薪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寒假 “返家乡” 遵义会议精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紧扣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契机,深入团队成员各自家乡,开展遵义会议精神主题……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遵义星火照初心 志愿同行担使命——护理学院志愿队创新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2024年12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分队以“宣讲+党日活动”的创新形式,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专题学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通过生动的历史……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志愿者团队围绕“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这一核心主题……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向党·青春宣讲:护理学院学子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

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将专业护理服务与红色文化宣讲紧密结合,走进山东省聊城市……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名,赴红色之约——遵义会议精神宣讲进社区

于历史长河的浩渺波澜间,始终有一股力量如熠熠星辰,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此即红色教育所散发的精神光芒。它不仅镌刻着历史的深刻印记,承载着往昔的悠悠岁月,更满怀着对未来的殷切期……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行·精神永传承:遵义会议精神宣讲走进北园社区

为全面且深入地学习、宣传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赓续红色血脉、讲好遵义红色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值此遵义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这一……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薪火永相传:遵义会议精神照亮嘉宝社区新征程

2024年12月13日,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分队携一份深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来到嘉宝社区,开启了一场主题为“铭记历史,筑梦未来”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在这场独…… 杨若男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红色薪火 践行使命担当 —— 护理学院志愿队前往浙江台州宣讲遵义会议

寒假期间,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

传承遵义薪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寒假 “返家乡” 遵义会议精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紧扣寒假“返家乡”…

遵义星火照初心 志愿同行担使命——护理学院志愿队创新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2024年12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分队以“宣讲+党日活动”的创新形式,组织了一场别开生…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工部与达人学社联合举办“鸢舞清明 匠心传线”

(通讯员李晓鹏刘家萱)4月13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青工部与达人学社于岳麓区图书馆联合开展“鸢舞清明,匠心传线”志愿活动,…

人文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参与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4月13日下午,由福州大学保卫部(人武部)联合福州市公安局上街(高新区)分局主办、福州大学学生自律委员会承办的国家安全教…

最新发布

一剪一世界,一刻一乾坤
泱泱华夏,文化历久弥新。从婉约明丽的昆曲,到淡雅素致的国风画卷;从巧夺天工的刺绣,到栩栩如生的窗花剪纸……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千年,时间的年轮非但没有抹去它们的美,使其变得黯然…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创造平安和谐校园
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造平安和谐校园大学生网报恩施8月2日电(通讯员:何秋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为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小朋友们开启…
希望之花在心中绽放
近日,我参与了湖北学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椽承社会实践队鄂州支教分队前往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各社区(石山社区)开展活动,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支教工作的意义和互动交流的重要性。我们前往湖北地…
大学生三下乡:用心传递爱意——手工课
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团队的一份子,我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社区内的孩子们。因此,我们决定组织一次爱心支教活动,为小朋友们提供手工课程,帮助他们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以下是我…
“高”唱文旅新风, “玉”见清新华安
“高”唱文旅新风,“玉”见清新华安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颂华安优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赴送坑村和华安奇石城开展“颂文旅,助振兴”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旅游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围绕…
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实践纪实 远方乡村送希望,教育光芒照未来
远方乡村送希望,教育光芒照未来中国青年网东阿7月28日电(通讯员林益钊)烟育菏梦支教队一行人,来到了东阿县的贫困农村地区,准备展开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一抵达当地,他们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朴实的村民…
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实践感悟 献青春于山区支教,用爱浇灌孩子们的梦想
献青春于山区支教,用爱浇灌孩子们的梦想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正是我们热血澎湃、积极向上的时刻。在这个美丽的年纪,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将我的热情和激情献给山区支教,献给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献给那片淳朴…
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实践感悟 爱的别离与知识的追寻
爱的别离与知识的追寻每个人的成长旅程中都会有一些遗憾,而我所遗憾的莫过于本科期间支教的别离。在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告别的瞬间,我眼眶含泪,心中充满了不舍。虽然离别令我略感遗憾,但我希望下次与他们…
爱心启航 放飞梦想
一次意义非凡的返乡实践,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团队支教的独特魅力。我们来自不同的大学,但心中都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责任感。这次实践,既是对家乡社会的调研,也是对青春奉献的见证。支教是一项充满挑战…
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实践纪实 热爱之心不受距离之阻
热爱之心不受距离之阻当我们面临远离家乡几百公里的距离时,很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然而,有一群人,他们的热爱之心不会因为距离而受到阻碍。他们就是烟育菏梦支教队,一支来自烟台和菏泽两地的志愿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