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农学子三下乡:探寻非遗传承,赓续文化血脉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作者:俞梦涵 钱铭琪 李

为助力传统非遗文化保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3年7月6日,安徽农业大学赴池州青阳社会实践团展开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活动,重点关注当地特色非遗农产品的保护与发展。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九华黄精、朱备木榨油、陵阳黄石溪茶叶、野生葛根粉和杨田石磨麻油等非遗项目的传统工艺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成员们还与当地非遗传承人们深入交流,了解了乡村非遗技艺保护与传承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这次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于非遗农产品的了解,同时也为当地非遗农产品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九华黄精遗古韵,文化瑰宝传千年

7月6日下午,在乡村振兴局局长孙泽强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位于青阳城区的九华九制黄精旗舰店。非遗传承人吴振东拿出非遗黄精相关产品,为我们介绍九华黄精的质地功效、九制工艺和加工流程。交流中成员们对九华九制黄精有了基本了解,九华黄精又称地藏黄精,食药两用,具有补中气,降三高等功效。经历九蒸九晒后的黄精,色如深黑、甜香浓郁、肉质细腻、嚼之无渣。目前九华黄精被制成多重衍生品:黄精茶、黄精酒、黄精丸、黄精麻花等饮品和食品。

随后乡村振兴局产业股股长徐光华带领实践团实地考察了九华黄精产业园,并向成员们介绍了黄精的生长习性,九华黄精喜阴,因此多于林下种植,生长周期多为三到五年,黄精叶子全部掉落后就意味着黄精已经成熟可以采挖加工。成员们参观的产业园中黄精多为去年播种,个头较小,但叶子颜色青绿,长势喜人。

考察完种植产业园,回到旗舰店,实践团对非遗传承人吴师傅进行了访谈。访谈中成员们了解到九华黄精目前的销售渠道主要还是线下订单,虽然传承人吴振东师傅积极寻求非遗产品与电商销售融合之道,但目前在宣传上仍存在困难。对此政府方面也在积极支持九华黄精的宣传工作,比如开办展销会推广特色产品,给予相应政策支持等。

油香氤氲绕山阴,技艺饱含乡愁情

7月7日上午,实践团来到青阳县朱备镇的一座油坊中,这里是朱备木榨油非遗传承人陈立的炼油基地。作为池州市的重点旅游乡镇,朱备镇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自然环境优美,朱备油坊内也环境清幽,氤氲的的油香为这样的景色增加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在非遗传承人陈立的带领下,实践团实地考察了传统木榨油工坊,朱备木榨油要经历选料、车籽、炒籽、磨粉、蒸粉、结草、铺粉、圈饼、踩饼、压饼、上榨、插楔、撞榨、接油、沉淀、缸醒等十几种步骤,人工操作起来纷繁复杂,但以传统木榨工艺榨出的菜籽油能最大程度保留其原香与营养。

在后续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朱备木榨油目前的最大困境就是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传统木榨油工艺主要依靠人力推动榨油,体力消耗极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青年都前往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不愿意在乡村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非遗传承人陈立师傅对传统木榨油工艺有着坚定的坚守信念,他说:“这是我从小吃到大的油,我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断掉。”为此陈师傅在30岁时,用他大部分积蓄盘下了本应倒闭的油坊,并进行了修缮改造。接下来还会借助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开设民宿,饭店,非遗技艺展览和木榨油销售于一体的地方特色民宿模式。如今的油坊已经焕然一新,而陈师傅对非遗技艺的坚守却始终如一。

千亩茶园连翠绿,制茶工艺传百年

7月7日下午,实践团来到陵阳参观调研当地非遗项目黄石溪茶叶。一下车,漫山成片的茶园映入成员们眼帘,山与山之间是广阔的黄石溪峡谷,峡谷内水流湍急曲折,清泉直泻而下,山上云雾缭绕,植被茂密,造就出黄石溪茶叶的特色品质。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黄石溪茶叶成为当地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当地代表茶农熊文革熊师傅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当地茶叶制作加工厂,学习了茶叶制作的基本流程。当地的黄石溪茶叶的加工时间在每年的四月,清明时节采茶制茶。茶叶的加工要经历杀青、揉捻、干燥等多种流程,才能得到嫩绿显毫,香气清甜,鲜爽回甘的黄石溪毛峰。

在言谈中,熊师傅表示,他每年所生产的黄石溪茶叶大多在本地售卖,每年能做到供销平衡。但在制茶技艺的后续传承方面,熊师傅遇到了和木榨油陈师傅一样的困境,农村青年越来越少,制茶技艺可能后继无人。如何应对农村非遗农产品的传承难问题,是目前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承三代葛粉精粹,磨炼纯熟百年工艺

7月8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御九华生态农业公司的葛粉生产基地,实地考察参观传统葛根粉加工技艺和现代葛粉衍生品的碰撞。杨田镇第三代野生葛根粉传人何秀华女士为成员们详细介绍了野生葛根粉主要经过洗净、捣烂、过滤、沉淀等步骤,最终获得成品。在几十年前,当地的葛根粉大部分都是野生种植,由当地农户自家制作,再销售给收购公司,公司再将野生葛根粉售往省外乃至国外。这样制作的野生葛根粉保留了最原始的技艺,但是由于农户分散制作,成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无法满足顾客的要求,而且野生葛根出分量极低,仅有4%左右的出粉率。现在当地的葛粉制作已经逐渐产业化,由原先的农户分散采集制作演变成种田大户统一采集制作,葛根粉的品质有了较大提升,同时,当地还引进了江西省研发的葛根新品种,出粉率更高,口感也更好。大大推动了当地野生葛根粉产业的发展。

除了葛根粉品质的提升,传承人何秀华还积极推进葛根衍生产品的研发和制作,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带领当地众多葛根粉种植户走向共同富裕。传承人介绍,政府也不断为当地野生葛根粉的推广提供政策支持,早在2001年,就介绍当地野生葛根粉进入上海展销会,挽救了当时岌岌可危的野生葛粉产业,为当地特色产品销售注入新活力,新动能。近年来,何女士也在不断寻求新的产品质量与宣传推广突破,坚定地走在传承非遗的道路上。

保留传统非遗精髓,坚守石磨麻油工艺

7月8日下午,实践团前往位于杨田镇的石磨麻油基地,调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田东堡石磨麻油。非遗传承人徐志发先生热情地向成员们介绍了杨田镇石磨麻油的发展现状与制作工艺。杨田镇石磨麻油的精髓在于其石磨技艺,采访中,徐师傅自信地表示,他认为石磨麻油技艺就是最好的制作麻油的工艺,它以皖南山区生产产的优质芝麻为原料,制作过程不经过高温、高压压榨,采用传统石磨技艺,能更好地保持芝麻原生的香味,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在传承非遗的道路上,徐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传统非遗技术是先人们的智慧,我们需要保留,但是在现代麻油制作中不能完全照搬,应当促进传统技艺与机器相融合,重点是保留非遗技术的精髓,使之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市场,推动传统非遗技艺的推广。

总结地方非遗特色,赓续传统血脉文化

通过对池州市青阳县五项特色非遗技艺的考察,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当地非遗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大部分乡村非遗产品是本地自产自销,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依托青阳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气候湿润,毗邻九华山风景区,很多乡村非遗产品开始探求旅游+非遗产品的销售新模式,同时大力发展电商销售。政府也积极为农户提供推广平台、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项传统工艺,更延续着千百年来一个地区的文化血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1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秋慰问活动

为切实表达学院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关心关爱,传媒技术学院面向目前在岗的13位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了中秋慰问活动,邮寄月饼礼盒,为奋斗在祖国基层的志愿者校友送去节日祝福与衷心慰问。天…… 王欣婷 姜雨涵 魏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2024级新生“庆中秋 迎校庆”福利送暖活动

为营造浓厚的中秋节日氛围,让同学们感受到学院的关怀与温暖,鼓舞新生军训士气,9月1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西校区南田径场举办了2024级新生“庆中秋迎校庆”福利送暖活动。传媒技术学院党委…… 王靖芳 荆煜轩 王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二)

为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巩固新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志愿服务意识与热情,9月2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1、C401、A610、C610和西校区科学会堂开展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 王靖芳 姜雨涵 王诺 刘若茜 魏振飞 牛丽云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活力传媒 迎新焕彩——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2024 迎新全记录

夏末之际,热情如火活力满满四溢秋初之时,迎新开篇希望冉冉升起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2024级新生从五湖四海汇聚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奏响全新的青春乐章“贴心服务,温暖启航”——服…… 荆煜轩 魏振飞 牛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青春爱心社会实践队开展“关爱帮扶青少年实践项目”

为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关注社区儿童的心理健康,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15日-8月1日,传媒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3班青春爱心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赴东昌…… 王欣婷 姜雨涵 魏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青鸟振翅翔 青春正启航——“青鸟计划”实践感悟(九

怀抱憧憬踏征程,心系故土显责任。“青鸟计划”紧密联结青年学子与家乡的深情厚谊,它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试炼场,更是回馈桑梓、施展才华的青春舞台。传媒学子积极响应“青鸟行动”的号召…… 王靖芳 姜雨涵 魏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小粉笔”暑期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纪实(七)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社区儿童对科技知识的兴趣,7月2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光影之翼服务队成员赴东昌府区柳园街道红旗巷社区…… 王靖芳 杜薇 魏振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青春正当时 青鸟助启航——“青鸟计划”实践感悟(六

青春如诗,实践如歌。随着2024年暑期的到来,“青鸟计划”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如约而至,再次吹响了青年学子回馈家乡与建设祖国的集结号。在此契机下,传媒学子积极响应号召,以满腔热…… 王欣婷 荆煜轩 魏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秋慰问活动

为切实表达学院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关心关爱,传媒技术学院面向目前在岗的13位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了中秋慰问活动,邮寄月饼礼…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2024级新生“庆中秋 迎校庆”福利送暖活动

为营造浓厚的中秋节日氛围,让同学们感受到学院的关怀与温暖,鼓舞新生军训士气,9月1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西校区南田径场举办…

暑期“博爱青春,五彩计划”实践活动

爱心传递,安全同行——常熟理工学院红十字会团队泰安社区志愿服务纪实在这个夏日炎炎、热情如火的季节里,常熟理工学院红十…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

为确保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凝聚力,9月19日,传媒技术学院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共筑青春安全网”新生网络安

为提高新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新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9月20日,聊城大学实验与网络信息…

最新发布

三下乡 总结
在2023年7月,我参加了一次前往中国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调神小学的三下乡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了解乡村教育现状,并为当地孩子们提供一些学习和生活的支持。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总结。首先,这次活动让我深刻…
对坐夕阳,老人撷芳
(通讯员沈哲永)浙大城市学院模拟政协社团养老实践调研团队于7月3日在杭州市拱墅、上城、西湖、滨江四区开展为期一周的养老实践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是基于目前我国愈发深刻又快速的老龄化趋势,在《“十四五…
兰州交通大学电信学子暑期社会实践“观察乡村成就,筑力乡村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为探究乡村振兴路,7月19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走进红色界石铺,聚焦乡村振兴路”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了静…
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E起触电,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感受乡村振兴的成果,利用“互联网+”新机遇为乡村产业振兴建言献策。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商服务实践调研团赴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开展了以“E起触电,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南工程学子七彩假期:筑梦七彩假期,助力科技创新零距离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为发挥青年学子的专业优势及朋辈引领作用,培养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南京工程学院“天印筑梦,童心向党”志愿服务队在多地开展了“科技启蒙”趣味课程…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唤醒历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
为回顾并感受那段伟大的红色历史,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以及革命先烈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无私贡献。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同心向党,筑梦飞扬”实践队队员王霄鹏,2023年7月31日,前往淄博市革命…
三下乡帮助社区墙绘感悟
三下乡是指有关部门组织或个人自发组织的城市青年走进农村,通过开展各种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来帮助农村发展。墙绘是其中常见的一项活动,它通过绘制美丽、富有艺术感的壁画,为农村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活力…
浙金院学子赴台州,探索青年筑梦密码
浙金院学子赴台州,探索青年筑梦密码——“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台州椒江区7月1日至7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与榜样“同频共振”,“新青年”不忘初心”为主题,前往台…
以“音”会友,用“调”传情
语音语调是语言交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听力和沟通能力。因此,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HELLO云端驻校计划…
“给你最好的宠爱”三下乡:提高孩子同理心,与自然和谐相处
7月5日,“给你最好的宠爱”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宁波各社区,为社区青少年展开四课时的生命关怀教育讲堂。本次活动旨在使青少年了解人、动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世界是万物所共有的,学会对一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