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志豪)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长寿民歌的精神内涵,挖掘其背后的传承与创新,以青年力量助力长寿非遗文化传播,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研行长寿·探寻乡影”实践团于7月18日前往重庆市长寿湖狮子滩社区参观长寿湖狮子坝,采访长寿民歌非遗传承人杨百克先生并进行实践学习。
拖滩号子以坚实有力,粗犷豪迈的方式唱出的歌谣,是为缓解生产劳动中身体的疲乏。每当渔船行至险滩,渔民们便会唱起号子。龙溪拖滩号子所展现出的精神和力量是实践团应学习借鉴和发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也是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性等特征的象征。龙溪拖滩号子旨在通过民歌展现守正创新,踔厉发展,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口传心授则是实践团了解非遗文化的重要方式。
为深入探察长寿非遗文化,实践团积极参与实践,邀请到非遗传承人杨百克先生进行学习讲解,主动提出问题,努力学习其中的文化与精神实质。实践团在长寿湖狮子滩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访问,同时与杨百克先生交谈以便最大化保证对长寿非遗文化的了解。实践团成员在他的带领下积极学习民歌知识与著名的长寿民歌如《拖滩号子》、《渔歌》等,在杨老先生的讲解和演唱下,实践团在长寿湖狮子滩社区高声歌唱民歌,切身感受拖滩号子的生活与气息。
(图为实践团队员在长寿湖狮子坝聆听杨百克先生讲解拖滩号子的历史文化。吴志豪供图)
为进一步了解劳动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起,能够使青年一代更加充分和全面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7月18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团委“研行长寿”实践团在长寿镇狮子滩社区向拖滩号子传承人杨百克老先生请教学习。杨老先生虽然年寿已高,但是实践团成员明显能看出杨老先生对拖滩号子的热爱不减,依旧声情并茂地向实践团队员们介绍起号子的历史发展背景与艰难险阻。
(图为三下乡“研行长寿,探寻乡影”实践队员在狮子滩文化活动社区向拖滩号子非遗传承人杨百克老先生学习并实践练习。肖畅 供图)
实践队员投身实际,向杨老先生请教拖滩号子动作要领,亲身体会劳动号子的魅力和带给劳动人民心中的精神支柱与力量。在体会过程中实践队员积极主动、勤奋好学,杨老先生教学热情激烈、认真负责,对青年人寄予希望。他为我们讲述青年学子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并表示:“现在的中华传统文化,必须要由青年人去传承”。
(图为图为三下乡“研行长寿”实践队员在狮子滩文化活动社区与拖滩号子非遗传承人杨百克老先生拍照合影留念。吴志豪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1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