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结合鞍子苗寨当地实际,加强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以图文并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精神文明、丰富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对文明文化的需要,7月18日下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益路同行,实践向党”实践团成员在鞍子苗寨盘歌堂进行了文化墙的绘制。旨在用墙绘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时,用以传播先进文化、涵养文明乡风、促进新农村建设。
实践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进行绘画构思、创意设计、颜色搭配,在彭水县鞍子苗寨盘歌堂外墙进行墙绘。用手中的画笔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由于绘画面积过大,成员们只能依靠目测,这使得在确定墙绘的长、高时产生了偏差,但在熟悉墙面、总结经验过后,墙绘工作慢慢走上正轨。很快,队员成员们确定了先勾线稿框架,再补底色的方案,充分利用铅笔的可修改性,勾勒出了图案雏形。
成员们分组协作,默契配合,手托调色盘,一勾一点、一笔一画,以墙为画卷,认真细琢,使原本破旧的墙面“穿”上了“新衣”,实践团设计墙绘的场景成为案子苗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弯腰、抬臂、起手、落笔、上色,画笔在光影间跳跃,绘出了乡村的美丽天地。
在墙面上勾好轮廓后,队员们依据收集的素材,找到所需颜料,快速调色。紧接着用刷子把颜色刷上去,上色时为了防止水分过多,污染画面,时刻准备抹布。在地面铺上报纸,以免污染地面。队员们时刻注意对比色彩色调与色彩交界出的“卡边”。上色的时候,重点与难点就是卡边。倘若卡边卡的不好,很容易影响墙画的整体美观。虽然绘画过程困难重重,但大家依然成功完成了墙绘工作。
“会说话的墙”成了做“活”农村文化,育“实”乡风文明的好载体,创“新”成风化人的好工具。墙绘作品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也将艺术融入了乡村生活。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赋能乡村振兴,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2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