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增强文化自信,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泰安市宁阳县堽城南村感悟福葫芦非遗文化,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助推乡风文明。
感悟宁阳工匠精神,大力促进产业振兴
7月23日实践团成员前往宁阳县堽城南村,深入了解宁阳福葫芦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手艺人,感悟工匠精神。
宁阳福葫芦以勒扎绾结技艺扎根于深厚的文化沃土之中,历经数代人的改进、完善,已形成了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既有古朴、概括、粗狂、豪放的造型特点,又有宫廷葫芦的细致与精美。既讲究圆润流畅、删繁就简、高度概括,又注重工艺细节的掌握和绾结勒扎的比例,视觉冲击力强,沉稳而神秘。
实践团成员有幸采访到泰安市宁阳县永乐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腾潇,他凭借着对葫芦的喜爱,大胆尝试种植新品种,完善各类葫芦的制作技艺,通过实现自己的“葫芦梦”,找到了一条带领乡亲们增收的致富路,当地居民称呼他为“葫芦哥”。
刘老师认为想让大家偏爱自己的小葫芦,除了品种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设计好、加工好,而套模模具制作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不断研究并制作各种葫芦套模模具,将纸糊模具、木制模具、瓦片沙泥模具和瓷器的器型、花纹图案应用到葫芦制作中,创新推出了3D打印模具,确保了每一个模具在纹理上的协调统一,提升了套模后高品相葫芦的成功率。刘老师努力研发出具有宁阳特色的葫芦精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葫芦艺术品。“未来我打算在村里建设一个非遗工坊,将工坊打造成一个集葫芦加工、制作和直播的一体化样板间,让村民可学习、可复制这套模式,带动村里人一起发家致富。”
推普树立文化自信,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解与提升乡村地区居民的普通话水平,树立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占晓祎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23日前往宁阳县堽城南村进行“推普树立文化自信,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关于推广普通话的问卷调查及面对面访谈活动。团队的活动从广场到小区,深入社区,旨在更全面地了解大家对普通话推广的态度和看法。
当天下午,实践团成员向当地居民发放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对各个年龄层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实践团成员的调查内容涵盖了他们对普通话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和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掌握了普通话,并且认为掌握好普通话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表示他们的普通话水平还有待提高。这部分人主要集中在一些年龄较大或者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中。
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一些家长表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然而,也有一些家长表示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学习自己的方言,因为这可以让他们在与亲戚朋友的交流中感到更亲近。
这次文化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感悟到了福葫芦非遗文化魅力,赞叹传承人的大国工匠精神,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另外,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难度。实践团成员将继续深入调查,以便为推广普通话做出更有效的贡献,把推广普通话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身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普通话的认识,促进普通话的普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