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福大学子走进古船商贸,感悟海洋文明

来源: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朱卓妍

大学生网报福州721(通讯员朱卓妍)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21日,福州大学“新丝路·红语情”——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实践队前往“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通过宋代海外贸易海船考察宋代中国的造船业、航海业历史,以多元视角品察“海丝文化”,感悟海洋文明的非凡魅力,进一步加深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理解与思考。

奔向海洋,文明生辉

作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泉州蕴含着深远厚重的海洋文化底蕴。实践队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专业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福船故事展”,了解中国舟船航海技艺。透过馆中陈列着的众多海交文物,队员们得以窥见航海交通的生动历史。沉船上出水的大量文物风格迥异,勾勒出包容多元的文化面貌。置身于海交文物前,专业老师将福船背后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聆听着老师的讲述,队员们不禁崇敬于先辈们勇立潮头、海纳百川的海洋精神,跨越时空至今仍光华霅霅。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在时间的急驰中缓缓沉淀,泉州“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历史的画卷上徐徐展开。

(图为专业老师讲解“福船故事展”)

紧接着,队员们来到“世遗泉州馆”,由优秀志愿者为队员们讲述“刺桐古城”泉州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作为宋元中国外贸口岸的标志,刺桐古城泉州以其包容的胸襟开放了各国贸易的窗口,连接了世界的贸易往来,使多种文明得以在千载丝路上交流互鉴,熠熠生辉。”志愿者向队员们讲道。看着馆中丰富多元的展品,队员们细细品味着志愿者的讲解,心中对这座红砖古厝筑起的世遗之城肃然起敬。

(图为优秀志愿者讲解“世遗泉州馆”)

随后,实践队队员们以讲解、互动交流等形式为来访旅客详细讲述中国海外交通史,调研当地群众和游客群体对泉州航海交通史和文化遗迹的了解。通过实践队队员的生动讲解,前来参观的游客对航海交通史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细致,对海洋文化产生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在实践队队员绘声绘色的解说中,泉州的“海丝”过往逐渐活跃在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心中。“在聆听了对中国海外交通史的讲解之后,我深深敬佩于前辈们敢为人先的精神,更惊叹于长距离海洋贸易带来的跨文化繁荣。”前来参观的一名游客如是说。

福船修复,独具匠心

在详细回顾辉煌壮阔的海上交通史后,实践队队员们怀揣着对海洋文明的敬畏之情前往泉州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参观国家非遗福船传承中心,采访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传承者林配宗,了解福船修复技艺。通过了解福船修复的具体故事,实践队队员们真切体会到了福船修复团队一丝不苟的匠心精神。福船修复团队坚持“古船新造”,将古老的技艺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巧妙结合,利用现代技术高效复原古船的原始风貌,既追寻着时代的脚步又传递着古人的智慧,使传统与现代得以充分交织融合,交相辉映。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福船的辉煌过往无声地藏匿于滔滔大浪之中,非遗技艺在工匠们的接续传承中洗尽铅华完整留存。“鱼鳞搭接”、“多重船板”、“挂锔工艺”这些曾经被误以为已经失传的古船建造工艺,在能工巧匠们复原的福船上得以一一复现。大浪淘沙,淘不去悠悠匠心。时光流转千年,福船制造技术这项非遗技艺在一代又一代修复福船的工匠们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在采访的过程中,聆听着林师傅讲述福船修复背后的故事,实践队队员们对工匠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尽管福船建造工序繁琐,工艺复杂,船匠们凭借专注和智慧攻坚克难,使一艘艘宋元船只得以高度复原,巍然矗立在人们面前。

(图为队员与林配宗合影)

大浪滔滔,向海而生。本次泉州之行,福州大学“新丝路·红语情”——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实践队通过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了解并为游客讲述历史悠久的航海交通史,感悟绚烂多彩的海洋文明;在参观国家非遗福船传承中心及座谈采访福船修复非遗技艺传承人林配宗的过程中认识古老的福船修复技艺,感受匠人们的匠心与传承。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队员们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继续步履不停地奔赴海洋,凝聚新时代新青年的“海丝”情怀,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4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传承革命精神,庚续红色血脉———安徽师大学子走访安庆市烈士陵园
传承革命精神,庚续红色血脉,———安徽师大学子走访安庆市烈士陵园追忆革命岁月,缅怀革命先烈。7月1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追踪碑文流年,探忆革命岁月”中文传播调研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安庆市烈士陵园…
湖北学子三下乡:培育孩子们的艺术气息
为响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空计划”公益科创营志愿服务队奔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开展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支教活动。本次实践中,支教队队员为学生开展…
亲身三下乡,实践出真知
□张雨晴(文学院2201班)2023年7月6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组织二十六名队员一起来到了黄石市排市镇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以“乡村振兴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
以青春之我,助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为勉励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许,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号召学院…
义诊助健康相伴 奉献燃青春之光
义诊助健康相伴奉献燃青春之光在医疗水平逐渐发达的今天,为响应健康宣传要务,守护全民健康。7月20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凝光志愿小队在枣庄市星光义工协会的带领下,于枣庄市薛城区南胡楼村开…
绘青山绿水,成美好家园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是关系百姓基本生存的重大民生问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要把要把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阿统调研团采访西安市陈河村当地居民生活质量调研
为了探究农村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阿统调研团与八月二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陈河村展开调研活动。这一天,团队走访了当地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陈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
随革命先烈,燃中华之魂
岁月携英雄浩然在历史长河里刻出弹精竭虑,鞠躬尽瘁的坐标,时代映英雄气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上勾勒熠熠生辉,灼灼其华的纹理。“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纵览祖国锦绣山河,我们自豪…
支教,重温童真,收获颇多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鄂州支教分队联合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团委自7月10日起开展“希望家园”支教活动。图为团队成员的合影图为团队成员和小朋友们的合影与这群小朋友在一起,也让我们觉得好像回到…
“跟随沂蒙精神,探寻红色老区的古往今来”——蒙阴篇系列活动
7月25日,为积极响应二十大精神,继续追随沂蒙精神传承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探索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谱系。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于山东临沂接续开展了以“沂蒙精神永流传,红色老区展新颜”为主题的红色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