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修渠之路,弘扬红旗渠精神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郭心余

巍巍太行山,一条渠水穿山而来。2023年7月10日“红旗渠精神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河南安阳市林州市重走修渠之路,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拜访修渠先辈,“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习近平总书记这番铿锵话语指引着广大青年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力量,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这首铿锵有力的歌曲唱响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林县干旱缺水的问题,林县书记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于是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1960年2月动工兴建,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1969年4月全部竣工,这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后更名为红旗渠。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红旗渠精神实践团全体成员共赴修渠之路,本次实践分为参观青年洞、分水闸、红旗渠纪念馆和拜访修渠老人。青年洞景区,是以红旗渠的代表性工程——青年洞为主景,以太行山为依托的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红旗渠艰苦奋斗精神的实景体验场所。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洞名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分水闸以上是长102米、高10米的防洪矩形明渠,再上是长346米的分水岭双孔隧洞。位于分水闸的红旗渠纪念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展览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有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等。实践团成员结束参观后,加深了对红旗渠精神的感悟。拜访修渠老人,听老人谈到党的领导、修渠的艰苦、人民的团结,结合参观,成员们对当年的修渠者更为敬佩、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

渠水长流,精神永存。参加这次实践活动的成员都表示:加深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力量,扛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新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2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

最新发布

天文科普:让星空皓月尽收眼底
绚丽的星空魅力无穷,浩瀚的宇宙深邃莫测,多元的观测充满诱惑,无尽的探索令人神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已成为现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巡天观测也给我们展…
大步向前走,不忘来时路
在进行线上云支教的这段日子里,有一个问题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什么是教育?”。过去,我满心满眼只有长大后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空壳梦想,却从未真正的接触过课堂,更未想过教育究竟是什…
“立足创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社会实践队:寻迹特色民俗,传承非遗文化
为深入了解威海花饽饽的制作技艺、探寻新时代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7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立足科技时代,赓续中华文脉”社会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开展实践。探索制作技艺,感受传统民俗…
红心向党赴塔河社区 共绘孩子七彩童年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7月11日,红心向党团队在一师阿拉尔市青松路街道塔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了陪伴社区的60余名少年儿童的快乐的“七彩假期”。上午,为了废物再利用,让孩子们…
“四千四万四力”精神
“四千四万四力”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合作力和沟通力,本学院开展了“四千四万四力”的主题活动,“四千四万四力”指的是本活动以在社会实践中走进四千个企业、四千个红色基地、四…
安徽学子三下乡:诵读红色经典诗词,了解中共过往历史
马鞍山6月28日电(通讯员黄可)为有效营造当今社会上良好的红色社会主义氛围,激发儿童阅读红色经典诗词的兴趣,帮助儿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过往历史,进一步促使儿童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6月28日,安徽工业大…
湖北学子三下乡:传播盼望,播种将来
湖北学子三下乡:传播盼望,播种将来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来到鄂州进行支教活动。支教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刚好适合大学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将来与社会接轨打下基础。支教的我如同一根火…
用心呵护,用爱陪伴
中国青年网应城8月2日电(通讯员吴奕)支教献爱心,真情伴成长。夏日炎炎,在这个假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员们,携手一起,共同前往应城市陈河镇小学,帮助孩子们的学习和关心他们的成长。用实…
三下乡|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
为普及八一建军节背后的红色故事,致敬岁月静好背后的中国军人。8月1日,邵阳学院赴新邵县湾里村“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前往湾里完全小学,组织开展了一堂八一建军节专题课。以史为鉴,牢记初心使命。“1…
【此时的我们正当年少,奋进逐梦激扬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却是我们不同时代青年共同的理想追求。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