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提到:“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所有的小院工作者和农学生都感受到了总书记的关怀和寄予的厚望。
为了探索小院的奥秘, 7月15日,科“稻”秾民团队在南京农业大学郭世伟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江苏省如皋市水稻科技小院,以“减肥增效,绿色生产”为主题开展“千乡万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小院中队员们真正感受到了小院研究人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长期驻扎在小院进行科学研究,用行为证明新农人的责任与担当。
图1 团队合照
观实情——参观小院田地
小院常驻研究员叶薛凯耐心地为团队介绍小院的试验田,解答队员们的疑惑。据了解,经过长期试验改造,试验田各项指标已建立起时间尺度的动态模型,包括高低氮、镁肥施用、有机肥配施和轮作试验。团队成员对每一块试验田中的水稻进行了仔细观察,它们即将进入分蘖期,同时也是水稻施肥的关键期。
图2 参观小院试验田
治学问——参加座谈会
团队在科技小院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特别邀请到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张俊所长介绍如皋农科所基本情况,小院院长费立伟博士总结介绍小院模式,讲解水稻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员叶薛凯对土壤肥料的基础知识做了简单介绍。团队了解到,当地小院与农科所长期合作,由小院研究人员设计试验,农科所建立试验田和雇佣人工,保证试验的正常开展。报告结束后,团队成员对科学种植、增产增效,施肥、农药、面源污染和防治措施等百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成员们了解到小院目前存在科学技术难以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渗透的问题,这更加说明专业人员下乡和科普宣传的重要性。
图3 科技小院座谈会
团队还依托如皋市绿色科普协会在何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召开了座谈会,如皋市城北街道何庄社区陈亚勇书记向团队成员介绍了何庄社区的基本情况。通过交流,团队成员认为解决农村的问题需要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走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集体化的生产道路。
图4 何庄社区合影
解民生——入户调研
7月16-7月17日,如皋市绿色科普协会会长张兴建老师指导队员们进行农户调研,并随队考察。团队入户走访了如皋市丁堰社区和何庄社区水稻种植散户与个别大户,以施肥为重点,详细了解了农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肥料的种类、施用量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具体了解了农户在水稻种植、收获、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然而在入户调研过程中,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他们根本不懂一些专业术语,理解方言对团队成员也是一项挑战,但通过一户户的相互谋和,团队面临的问题逐渐得以改善,相互之间逐渐能够理解,一些队员甚至和农民话起了家常。在交流过程中,农民质朴、纯粹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新时代农人。
图5-7 走访农户调研
探新知——分析调研情况
通过调研数据的整理,团队成员发现当地普遍存在氮肥施用过多、施肥结构和时间不当等问题。农民种植依赖于传统经验,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如何满足农民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正是团队想要解决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发现农村老龄化现象较为普遍,水稻种植收入较低,这不得不引起重视。通过与农民交谈,团队成员总结出了大多数农民的诉求:一是把田亩中部的人家搬出去,使耕地连成一片,同时平整土地,让小块变成大块,方便机械化耕作;二是修砌田间水利,用水泥固沟渠,防止丛生杂草阻滞水流;三是要适当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增加农户经济收入。这几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艰辛以及对稻田病虫害防治、产量提高的殷切期望,作为南农学子,振兴三农的任重而道远。
图8 小队成员在如皋丁堰夏圩村的田间合影
实践总结
团队在如皋丁堰社区、何庄社区入户调查45户,成功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了解了水稻生产中的各类问题,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真实数据,同时也宣传了小院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绿色发展思想。此外,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团队成员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小院的相关工作,为三农建设添砖加瓦。团队成员坚信,这一路上的努力将一同成为乡村振兴的基层支撑,通过联合科技小院、企业和政府,让农民享受农业科技带来的福祉,将农业农村发展和产业融合推向新的高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3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