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流光溢彩中传承千年纸韵 传统非遗技艺焕新生

来源: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蒋靖

7月25日上午,滁州学院赴巢湖市弘扬非遗文化小分队来到安徽省巢湖市,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单位——掇英轩书画用品有限公司,探索纸笺加工技艺。

实践小组与掇英轩负责人刘教授在掇英轩门口合照

纸笺加工技艺是巢湖地方传统技艺,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笺是传统造纸技艺在技术上的延伸与发展。通过对纸张的加工、再加工,延长了纸张的寿命,提高了纸张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赋予纸张更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征。

实践小组参观了掇英轩,欣赏璇霄丹阙的纸笺绘画真金手绘粉蜡笺

刘靖,做为国家非遗传承人,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恢复了代表着我国传统纸笺最高水平的“手绘描金粉蜡笺”,之后又相继恢复与发展了造金银印花笺、泥金笺、绢本笺、刻画笺、羊脑笺等纸笺名品。

实践小组成员纷纷拿起毛笔,在刘教授的指导下临摹撰写,体验传统书画艺术的魅力。

在实践小组成员见识到了各种纸笺的巧夺天工之后,怀着对书画艺术的向往,以及对传统的纸笺加工技艺的崇拜,实践小组开启了流沙笺的制作流程。

流沙笺起源于唐朝,是唐宋时期达官贵人用的笺纸。流沙笺纸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世界各国,很遗憾的是最终却在中国失传了。

其中一名成员制作完成,由于第一次制作,手艺不精,色彩不太协调,但总体还算成功。

现代社会有很多印刷厂,但那都是前篇一律的线条亦或是打印出的图画,与纯手工制作的纸笺加工技艺大有不同,或许这就是非遗文化的魅力。通过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纸笺加工技艺不仅能够保护和发展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文化的流传离不开文字,文字的传承连接着纸笺。通过特殊的技术,这些文字纸笺才得以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不仅仅市纸笺加工技艺,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泱泱中华不朽的结晶。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一张看似普通的纸笺竟也蕴含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领悟到了非遗文化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

我们应该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新的活力,让纸笺加工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4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人科学子三下乡:“乡遇一夏,共赴农田”
(通讯员杨凡吴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了解。7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聚焦国情…
青春助力非遗传承:葛村榼子的革新与传统相约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3日电(通讯员姜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展示了源远流长的独特生产生活风俗,彰显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文脉。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是弘扬民族艺术的先…
童真天真:《童真天真:与小朋友们的美好时光
在陡岗支教的日子里,我与小朋友们之间建立起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们的童真天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每天早晨,孩子们早早地来到学校,迎接着我热情的拥抱和笑容。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
健康家园,和谐社区
健康家园,和谐社区为了促进城市的环境卫生的提升,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最近一段时间,来自滁州学院的本实践小组决定参与打扫卫生的志愿活动,为城市的环境卫生注入了新的生机。城市里的环境卫生一直是一…
非遗进校园,唤醒青春的文化记忆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3日电(通讯员姜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队员来到青岛市即墨区,开展非…
枣院经管三下乡
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商服务实践调研团赴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在7月7日—7月10日开展了以“E起触电,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三下乡活动带给我很多思考和感悟。“纸上得…
人科学子三下乡:“ 感悟之乡村体验”
(通讯员杨凡)7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聚焦国情,感受时代脉搏”实践团前往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驻足于田野间,阳光透过成员的指缝,如同玉石镶嵌的朝霞照亮…
一师学子“三下乡”:歌舞正青春——绽放吧!少年
大学生网讯(通讯员:袁伟杰段十怡周语婕)为提升综合素质,树立远大理想,7月22日晚,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赴衡阳市衡南县洪山镇“数荟星源”党史学习教育团开展主题为“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赴…
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微亦足道社会实践队走进泰安社区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流经山东九市,蜿蜒千里,她哺育了齐鲁儿女,润泽了山东大地,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黄河非遗文化。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非遗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为更好的宣传黄河非…
E路先行实践团赴金沙滩清理垃圾保护环境行动
E路先行实践团近日积极参与了金沙滩的环境保护和垃圾清理行动。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为保护金沙滩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金沙滩作为当地一处重要的自然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前来休闲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