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枣院经管三下乡:E起触电,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王宏允

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商服务实践调研团赴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7月7日——7月10日,开展了以“E起触电,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下乡,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下乡的意义在于,用我们的知识,技术,理念和服务,为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大学生到农村去,把技术和理念带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科普宣传、教育服务等活动,促进农业发展,使农村科技得到普及与推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促进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它是“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它通过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苦与收获的喜悦,从而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4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新媒体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云动力”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3日电(通讯员肖彤)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打造乡村代言人,打造乡村与消费者之间的网络桥梁,让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劲的…
保护黄河,还黄河一片清澈
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浩浩荡荡地奔向远方,两岸绿树成荫……这是我心中的黄河,她是那么美丽动人。可是现在的黄河已被污染,失去了应有的光泽。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哺育了多少炎黄子孙,你滋养了多少中华…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7月21日开始,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我们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习研会部分成员以“关注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为实践团队奔赴安…
湖二师学子赴洛阳:千窟为佑,太平无忧
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实践队一同来到河南洛阳展开暑期调研活动。自古洛阳被称为“诗城”历史上与洛阳有关或提及洛阳风物的诗词篇秩浩瀚。在出发前,我们也在一首首有关洛阳的诗歌中,对这座历史文化名…
人科学子三下乡:“乡遇一夏,共赴农田”
(通讯员杨凡吴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了解。7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聚焦国情…
青春助力非遗传承:葛村榼子的革新与传统相约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3日电(通讯员姜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展示了源远流长的独特生产生活风俗,彰显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文脉。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是弘扬民族艺术的先…
童真天真:《童真天真:与小朋友们的美好时光
在陡岗支教的日子里,我与小朋友们之间建立起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们的童真天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每天早晨,孩子们早早地来到学校,迎接着我热情的拥抱和笑容。在课堂上,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
流光溢彩中传承千年纸韵 传统非遗技艺焕新生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27日电(通讯员蒋婧)7月25日上午,滁州学院赴巢湖市弘扬非遗文化小分队来到安徽省巢湖市,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单位——掇英轩书画用品有限公司,探索纸笺加工技艺。实践小组与掇英轩负责人…
健康家园,和谐社区
健康家园,和谐社区为了促进城市的环境卫生的提升,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最近一段时间,来自滁州学院的本实践小组决定参与打扫卫生的志愿活动,为城市的环境卫生注入了新的生机。城市里的环境卫生一直是一…
非遗进校园,唤醒青春的文化记忆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3日电(通讯员姜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队员来到青岛市即墨区,开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