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财学子三下乡:茶醋相融香满地,共同富裕它助力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作者:张思文 毛琦 赵敏

普洱茶汤酿作醋,脱贫攻坚同致富,二十一年守匠心,经济民生互帮助。7月29日,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携滇苏之情,和南财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云南省康福茶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考察。团队成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更深入地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茶醋的产品文化、制作工艺以及生产条件。当前,茶叶生产过剩是一个困扰茶农的重要问题,而普洱茶醋作为普洱茶深加工产品的一种,可以快速有效、高回报地进行普洱茶叶的消耗,为茶农们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帮助茶农避免返贫。在了解普洱茶醋这一非遗产品的同时,团队成员进一步调研与康福茶业有限公司合作的当地茶农,探索普洱茶醋带来的民生效益。

图为工作人员在为团队成员们讲解非遗产品普洱茶醋的创新历程、企业文化和发展成就。李珂 摄

图为团队成员进入普洱茶醋生产基地后,工作人员对古法酿造茶醋的制作工艺进行初步讲解。李珂 摄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观看普洱茶醋酿造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纯水机组工艺流程。李珂 摄

图为茶醋发酵储存基地,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不同颜色坛子代表的储存年限和产品效用。李珂 摄

图为生产人员在检查普洱茶醋发酵情况,并对发酵陶罐进行定期的清洁与保养,确保高质量的酿造环境。 李珂 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生产基地后进入产品陈列区,了解普洱茶醋不同系列产品的配方表以及售价情况。李珂 摄

图为“携滇苏之情,和南财同行”暑期实践团队与云南康福茶业有限公司的合影。李珂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红色初心,健康同行
南京8月3日电(通讯员吴炙樾)7月1日至23日,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人初康健社团无缺队”队员各返家乡,开展红色寻访以及育龄人群健康素养调研活动。队员以家乡小分队为单位,依托依托各地红…
椽承暑假三下乡支教团队开展党史教育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中心小学,2023年7月18日——近日,椽承暑假三下乡支教团队在椽承镇中心学校举办了一场党史教育主题班会,为学生们带来了一次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培养爱国热情的教育活动。此次班会是椽承暑…
让非遗与木梭声在新时代一齐嘹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学习之处,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
湖畔烟火,乡间人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淮北师范大学三下乡团队前往了翠明湖进行调研活动,探索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兜兜转转,我们团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眼前绿意盎然的湖泊首先吸引了注意,沿着木板铺成…
传承红色基因,集美区红色故事宣讲引发热烈反响
红航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传承红色基因,集美区红色故事宣讲引发热烈反响2023年7月25日,集美大学“红航”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在红色故事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共同推进下,开展了一次精彩而深刻的调研活动…
枣院学子三下乡: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
为激发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枣庄学院旅…
大学生三下乡:垃圾分类,方便你我
大学生三下乡是指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去农村或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垃圾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门别类,以便更好地回收和处理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学生三下乡去社区进行垃圾分类…
大学生切身学习黄河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大学生切身学习黄河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4日电(通讯员周意凡)为了解与学习黄河文化,响应“学习并发扬黄河文化”的号召,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黄河文化调研”暑期社会实…
红色文化进社区
红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基和底色,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立国之本。为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中国伟大的红色…
为基层服务,共建美丽家园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社会技能,加强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基层服务能够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基层发展情况,同时也能促进基层建设。为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