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龙泉青瓷:探寻龙泉乡村振兴奥秘之旅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刘芸

龙泉青瓷:探寻龙泉乡村振兴奥秘之旅

乡村振兴一直以来都是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龙泉青瓷历史底蕴深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它也逐渐成为龙泉的一张“名片”,对于龙泉当地乡村振兴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龙泉青瓷产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基于此,浙江农林大学“千年窑火,薪火不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7月21日至7月28日期间赴龙泉开展实践,在这次实践中深入了解了龙泉青瓷的发展过程,亲身体验了制作工艺,感受到了它给当地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机遇。

以龙泉青瓷的发展引领龙泉乡村振兴正当时。

首先,实践团来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八都上垟镇的青瓷小镇。这个小镇是以青瓷带动乡村振兴的最好印证。它以生产龙泉青瓷而闻名,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在小镇上,传统工坊和窑场林立,这其中传承千年的手工制作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古民居、田园风光、青瓷文化广场、商业风情街、青艺坊、度假酒店、冠云青居、瓷人坊、青瓷民宿公园等为当地青瓷产业的发展带来附加产值。实践团还对小镇的几家销售青瓷产品的店铺商家进行采访。采访过程中,店家们十分热情,以茶待客。青瓷茶具盛着茶,青瓷铺子喜洋洋。

以龙泉青瓷的发展引领龙泉乡村振兴需要“精于工,匠于心”

乡村振兴中,“人”是关键因素。以龙泉青瓷的发展引领龙泉乡村振兴需要“精于工,匠于心”的人。实践团队有幸采访到了龙泉青瓷的领军人物——李震大师。他是龙泉青瓷制作技艺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是龙泉李氏青瓷的第五代传人,对于青瓷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技艺里容不得欺骗,技艺里没有捷径。”在采访中,李震大师介绍了他对于青瓷的理解和创作过程以及青瓷的装饰花纹的来历。他强调了自然环境、原料选择以及窑炉控制等因素对于青瓷质地和色彩的影响,并分享了他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他还谈到,想要做出一件好的作品,不仅需要纯熟的制作技法,比如揉土、拉胚等等,还需要对青瓷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李震大师对青瓷独有的见地和理解及其制作技法的凝练是一种“匠”,也是“犟”,是一种对待青瓷传统手艺的忠诚,是一种对待青瓷事业的矢志不渝。目前,李震大师也在带着学徒学习青瓷烧制技艺。在李震大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还参观了李生和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团队成员了解了李震大师青瓷生产的家族史,欣赏了一件件精致美观、极富 “中国灵气”的青瓷艺术品。可以看到龙泉青瓷也正是像李氏家族这样,通过一代代人的守望接力,传承下来了。

以龙泉青瓷的发展引领龙泉乡村振兴需要“精于工,匠于心”的心性与态度。在体验工坊中,实践团亲身参与了青瓷制作的过程——亲手捏制、修整和装饰。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它们都是精细活,需要细致、耐心和专注。这种传统工艺所蕴含的智慧和美感令人敬佩。

以龙泉青瓷的发展引领龙泉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龙泉青瓷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实践团队到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龙泉剑瓷产业对龙泉当地的GDP贡献增长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当地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龙泉青瓷产业的扶持力度,坚定 “走出去”,精准“请进来”,强化“借外力”,合力“破难题”,并且表示应激发当代年轻人对龙泉青瓷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年轻人寄予厚望。同时,实践团队还到当地一家青瓷企业生产车间——瓯江青瓷进行实地走访。在生产车间内,实践团成员看到了生产青瓷的现代机器,感受到了大数据赋能下的青瓷生产的巨大生命力。在走访过程中,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正在努力突破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像“强化瓷”配方以及瓷土数字化标准化等等。龙泉青瓷产业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其仍面对着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关系到其未来发展。

以龙泉青瓷的发展引领龙泉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龙泉青瓷的发展之路并不容易,但正是凭借着对青瓷文化的保护和创新,龙泉青瓷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龙泉青瓷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龙泉青瓷将继续发扬光大,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图为实践团合影)

(图为实践团采访李震大师)

(图为龙泉市李生和博物馆的藏品)

(图为实践团访问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6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记,与黄河红色文化紧密…… “豫河红传”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豫河红传”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书香满园 志愿同行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寻杏坛校…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文化古韵延千里,二七精神传万家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同时,“二七精神”作为红色基…

情暖敬老院,冬日爱飞扬

在这个并不算寒冷的冬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一群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寒假期间集结起来,一起走进了当地的敬老院…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

乡情民情考察

返家乡乡情民情考察近日,一群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家乡大余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情民情考察活动。他们深入乡村、社…

最新发布

清风吟(廉政征文稿)
清风高节古所难,吾心自比竹与兰。一代贪腐应尽死,虎狼犹敢犯龙蟠。吏道还需循政典,修身自应气浩然。便向诗书常修省,留取心中一寸丹。遥念浩渺神州上,直节清廉有颂章。不见端州赠好砚,长闻南阳鱼悬堂。…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研讨交流,学习提升
转眼间,21天的支教生活过去了,回顾这一个月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因为支教工作锻炼了我,各级领导的关怀鼓舞了我,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感动了我,与老师们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实的。在工作中我遵守…
寓教于乐,爱心支教
2023年7月3日,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为艾方兴”实践队前往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关王小学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实践对于实践队成员来说,不仅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更是为支教事业做出一定奉献。在接下…
面塑记忆,文化传承——西建大学子三下乡,探寻非遗之美
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进中华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同学们积极响应,于2023年7…
枣院学子三下乡:红色精神代代传,英雄业绩记心间
为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7月6日上午,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前往枣庄市薛城区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参观学习。展览大厅内丰富的…
安财贸学子暑期三下乡:走进长丰马郢村,展现文化新担当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7月21日至26日,财会金融学院团总支书记沈丽萍、专职辅导员郑林凤老师带领“同心燃梦——乡村振兴服务团…
弘扬红色文化,追寻革命遗址
为学习体会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把红色革命文化渗透进日常学习生活,2023年7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叩击历史律动,感悟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来到博兴县高家渡革命…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初来乍到,承蒙关照
如今我幸运站在神圣的讲台上,终于实现了我的教师梦。第一次走进刘杨社区儿童服务站,看见一群群可爱的孩子,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纯真善良的孩子,曾经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现在却要成为他们的老师,在孩子…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探索奥秘,科普无限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郭忆童)2023年7月26日星期三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情系楚蜀,筑梦宜都”社会实践队八字桥分队给宜都市八字桥社区“希望家园”的孩子们带来了《我们的呼吸》一课并组织孩子们制作了肺的…
心灵的播种,未来的绽放
近日,一群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团队的志愿者走进了偏远的乡村,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送去了知识的阳光,也在乡村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下面是他们支教乡村的感悟与报道。**关注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