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学时参加过学校“一路黔行”的活动,留下来了一份纪念品。那个活动很简单,不过就是为远在山区的孩子写一些祝福的话,然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到网上,收集点赞,为小朋友们获取一些关注,也可以获得一些公益的费用。我当时在明信片上写下祝福:“亲爱的小孩,你要好好读书,长大,给爱你的人买花。”
回忆总会在某些时候告诉你该做些什么,我怎么会忘了呢,我也是从连绵的群山里走到这鱼米之乡的,我有能力,我想给,也能给、该给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一个接触外面的机会。但坐上前往支教的地方的车时,我内心无比忐忑,我自己还是个学生呢,结果现在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学生了。
刚到地方,学校领导为我们忙前忙后,帮助我们安顿下来。校长认真的给我们介绍学校,从学校规章制度到日常管理,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事无巨细,一一细讲,希望我们能尽快适应,以便安排后续的教学工作。陌生的环境让我无所适从,但热情接待我们的学校领导们让我在慌乱中找到了一些安全感,看得出来,学校对于我们的到来很是感谢,而我也更加坚信这一趟再苦再累也一定是值得的。
站上讲台,仰头望着我的孩子们眼睛里装满了好奇与渴望,他们眼睛里闪着的光,他们明亮的眼神,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刻,我心底迷茫不安声音彻底消失了,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楚我为什么会站在这个与家里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地方了——为了眼前这群父母远在千里之外,渴望关怀又渴望知识的孩子。于是我拿起粉笔,一笔一画为他们勾勒村子外精彩纷呈的世界。我知道我能力有限,但我可以尽我所能,为他们勾勒大千世界的简单轮廓。
学校教学资源有限,于是一个老师常常要上好几门课,连续一早上站在讲台上都只是一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乡村里的孩子学习习惯非常糟糕。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孩子们的本子分科都没有那么清楚,数学作业本上常出现语文作业,不会订正错误,甚至发下去的试卷有的第二天就不见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也就没有良好的成绩。看着他们的作业和考试的试卷,我时常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觉得来这一趟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我开始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耐心和他们沟通,希望他们能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我认真在备课本上记录好每一个同学的优缺点,在每一次批改完作业后都会整理分析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利用课间时间,我一一与他们细谈,赞扬他们的聪明灵动,也批评他们的错误懒散。孩子们年纪虽然小,一样拥有好胜心和羞耻心,渐渐地被批评的同学开始约束自己,努力向被表扬的同学学习,被表扬的同学眼里掩饰不住的欢心雀跃,觉得努力的到了肯定。没有哪一个孩子会永远被批评,也没有哪一个孩子不会被表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师者,自然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的点灯人。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人才。在本次支教活动中,我第一次以老师这个身份站上了讲台,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资源的落后,体现的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后。与城市的孩子们相比,乡村的孩子们缺少接触外界的机会,更缺少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坐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阅读时,乡村里的孩子早已把仅有的几本故事书翻到了书页卷边。我亲自走过我支教的地方,附近没有任何一家书店,更别提图书馆,想要买书就只能乘车到离村子很远的县城里去。学校里的孩子大都父母不在身边,看护他们的事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这些老人一是不懂孩子们的教学教育,二是没有能力随时带着孩子去县城,如此一来,孩子们书读得少,眼界、理解能力也受到限制。
青年学子三下乡的意义便由此体现出来。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亲身深入一线,了解国情、民情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为青年学子自己以后走入社会打下基础,还是为基层治理提供能吃苦、肯奉献的人才,青年学子都应该珍惜社会实践的机会,勇于承担起时代的重任,做推动时代发展的好青年。通过支教,我深刻明白了,基层,不只是苦与累的代名词,更是青年学子彰显青春风采的巨大舞台,也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回报国家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只能丰富大学生活,更多的是可以获得增长才干、提升本领的机会,同时还为当地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血液与力量,带来了青春与活力。
大学生的新思路、新想法与其开阔的眼界、活跃的思维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一群人就能创造奇迹,新时代,新发展,国家需要大学生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方法。三尺讲台,两袖清风,基层教育需要更多的青年学子做出牺牲与贡献。
无论是百年前的先辈,亦或是百年后的青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国家富强。作为享受着国家与社会福利的青年学子,我们见过国家的伟大与繁华,所以更明白基层发展的痛点,与推动基层发展的重要性。在支教的二十天里,我不仅给孩子们上课,照顾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也走遍大街小巷,发调查问卷,做“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现状研究”的课题调研。我同支教队员们一起整理相关数据,复习调研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尽己所能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支教二十天,这是一场不可辜负的遇见,我为一群孩子埋下成长的梦想,而今后的故事则由他们自己书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7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