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进羲之故居,感受书法魅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崔宸硕

为了解传统文化现状、体验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 “忆传统,展未来,致创新”实践队于2023年7月1日来到山东省临沂市王羲之故居进行社会实践。实践队员参观了书圣王羲之的故居,进一步了解书法的发展,亲身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是一座古典园林式建筑。晋代始建,内有普照寺、琅琊书院、洗砚池、晒书台、集柳碑、左公祠等著名景点。因作为书圣王羲之的故居而著名。王羲之作为自古以来颇有造诣且家喻户晓的一位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之美是我们此次调查的主要目标之一。

图为王羲之故居简介。 通讯员 崔宸硕 供图

实践队员崔宸硕根据计划走进王羲之故居,整个园林的一步一景,都充斥着浓郁古朴的典雅美,和深深的文化气息。氤氲其中的古典文化,荡涤着我们的灵魂,让实践队成员深深陶醉在这里。透着时光气息的建筑,墙皮剥落的城墙,被风雨打磨出凹痕的雕塑,都讲述着那段古旧典雅的生活。故居整体的古典园林造型,结合了南北方园林和建筑的特点,将两者的秀美与磅礴融为一体。在其中行走,给人的感觉是难以忘怀的虽然时过境迁,当时的建筑早已经过大修,但遒劲挺拔的古树仿若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深深扎根于这片广袤的土壤里,映射出当年王羲之刻苦习字的身影,厚重的历史使实践队员感到一位大书法家修成的艰辛和不易。可见,真正能流传千古的文化何止需要时间的洗磨,更需要创造者毕生的心血来浇铸。这种文化精神依旧激荡在世人心中,在历史的河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当今年轻人于墨香中体味传承千古的书圣文化。

在不同书法的熏陶之下,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中国文字起源甚早,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一门高深的艺术,书法一直散发着自身历久弥新的魅力。在参观感受故居内的同时,实践队成员不忘对故居内的人文氛围进行探究。正因为书法文化时时刻刻影响着故居内来往人员的气韵情操,使人们忘记了劳累,愿意在这样的幽雅墨院工作。为 加深对王氏家训文化的理解,发挥其文化传承与推广作用,丰富社会实践具体形式,实践成员还进行了研墨、书法写作、竹简阅读等相关体验。通过此次参观,实践队员了解到王氏家训结合了宗族文化、现代道德、文化礼仪与国学传承。其蕴含的现代精神文明规范不仅充实了王氏家风家训的内涵,更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传承与弘扬的有机融合。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书法体验。 通讯员 崔宸硕 供图

“书圣”王羲之的精神世界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中自由博大的情怀。他将修身养性视为名门望族传承家风的必行之举,并将其上升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宛如他的书法极有个性流入,也讲究布局毛片。俗话说“字如其人”当我们驻足与王羲之潇洒的书法面前,在赞叹其俊秀飘逸之时,不要忘记在这位“书圣”每一处细小的横竖撇捺之间,隐藏着做人的规矩和方寸。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王羲之故居。通讯员 崔宸硕 供图

著名文化学者王岳川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当我在国外看到母语汉字或书法艺术,都会产生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激动,难以平息。这是古老华夏文明给我的精神空气和知识水源,丧失了这一切作为个体就是无根之人,作为民族就只短暂的呼吸而走向精神枯萎。”在这个需要文化自信的年代里,像书法这样充满经久不衰的魅力和人们对书法热爱与守护的同时,也需要做到继承民族文化传承、弘扬书法艺术的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坚定的要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本次实践,实践队员们观摩了王羲之遒媚劲健的书法作品,也在记录中看到了“书圣”日复一日的苦练,让队员们懂得了学习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地为之努力。同时也提升了队员们对中国传统书法技艺的认知,丰富了自我的精神内涵,端正了对待书法的态度。同时尝试挖掘书法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两者相互协调,使书法发生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持书法传统与创新发展兼得,丰富和发展中国书法道路。

图为实践队成员合照。通讯员 崔宸硕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9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讲团成员刘琦、陈欣妍、冯乐妍、黄绍泽等,满怀热忱地回到母校…… 刘琦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下乡筑梦 守护健康

下乡筑梦守护健康为了加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山东英才学院“梦华”志愿者团成员于2025年1月12日-2024年1月18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最新发布

“4+1+N”模式,助力曹县新发展
2023年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让“品牌”出海社会实践团来到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科凡科技公司走访调研,深入探究跨境电商“两平台六体系”互联网新模式,把握学习“4+1+N”模式下,曹县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
承百年风华,忆红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为再度呈现指引中国一代奋斗者奋勇向前的红色精神,并以新时代视角深度学习,将红色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思维宝库中,激励…
湖北学子赴洛阳:为遇中原,千里之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欲了解一地文化,民俗的学习自是不可或缺的。今年暑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前往洛阳进行调研活动,为学习当地民俗,特前往洛阳民俗博物馆一探究竟。洛阳地处中原,…
E路先行实践团赴烟台市中小学参观
E路先行实践团赴烟台市中小学进行参观学习活动。此次参观旨在了解烟台市中小学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促进团队成员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和关注。烟台市中小学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
“智慧助老”进社区“数字鸿沟”携手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万物皆可互联网。我们每天以5G网速感受着网络时代的便利时,有没有想过家里年迈的老人正遭遇着信息化时代的不便?老人因没有健康码被拒绝乘坐公交车、取子…
禁毒防艾知识进乡村,你我需同行
为进一步宣传禁毒防艾活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增强村民的禁毒防艾意识,使村民们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提高村民对禁毒和防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乡村战毒抗艾氛围。7月13日,西…
观《觉醒年代》,品风云激荡
观《觉醒年代》,品风云激荡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受到大众热切追捧,它完美地还原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时期内中华民族的恢宏历史,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崛起而流血流泪的革命事…
乡镇精准布局,多方整合发展
曹县在几年前因人均GDP一炮而红,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让‘品牌’出海实践团”跟随曹县企业科凡负责人走进曹县,细读整个政通人和的故事。“4+1+n”模式导航为向国家的大政策靠拢,推动“两平台六体系”跨境…
E路先行实践团赴社区进行垃圾清理志愿活动
E路先行实践团赴社区开展垃圾清理志愿活动,为营造洁净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团队成员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的社区。清晨,E路先行实践团的成员们早…
安徽学子三下乡:祭先烈 承遗志
中国青年网合肥8月3日电(通讯员王畅)党的二十大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