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乡村变化,助力伟大复兴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作者:张熙雨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乡村变化,助力伟大复兴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8月2日电(通讯员 张熙雨)为了更加了解乡村地区的发展与变化,探索乡村振兴模式,体会乡村振兴政策,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8月2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关注乡村变化,助力伟大复兴”实践队员返回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名镇名村、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美好乡村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景点示范村、安徽省烟熏旅行基地。小岗村之所以被中国人民熟知是因为小岗村打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枪,1978年冬天,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新政策、农业新发展的时代先锋。

图片为实践队员参观1978年18位农民按下的手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熙雨 摄

在新中国的发展中,各位总书记在视察工作时也会来到小岗村。1998年9月22日,江泽明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视察并发表讲话,2008年9月30日,胡景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并给予了小岗村人民亲切的问候,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也为小岗村的发展表示了肯定,为小岗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胡景涛总书记视察时的现场教学点 中国青年网 张熙雨 摄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小岗村也涌现了很多为社会发展付出终身的人士。实践员在实践过程中重点参观了沈浩同志的纪念馆。

图为实践员在沈浩同志的纪念馆门前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 张熙雨 摄

沈浩同志为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在位期间为小岗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沈浩在位期间多方争取资金,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新建改建住房108套,村民人均收入也步入了增长快车道。沈浩先后为村里修建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让小岗村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托已建成的80亩葡萄示范园,通过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培育壮大葡萄特色产业,办起葡萄文化旅游节。沈浩同志为党的事业,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年仅45岁。沈浩同志因为无私的精神和和为人民、为国家、为党的伟大担当获得了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

实践员来到了大包干纪念馆,其中记录了小岗村在改革开放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各个实践段发生的大事。

图为实践员参观大包干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 张熙雨 摄 2014年1月31日,马年大年初一,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改扩建后的新馆正式开馆。据实践员的深入了解,大包干纪念馆新展馆总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是原展馆的两倍多,布景面积4900平方米是原布展面积的近3倍。新展馆分为溯源、抉择、贡献、巨变、展望、关爱六个部分。整个纪念馆在保留老馆珍贵史料的基础上,以充实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丰富多彩的展示和表现手法,创造性地设计了多处复原场景,通过逼真的艺术模型及造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到发展的全过程,展览内容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大包干的形成过程,大包干带来的变化。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深刻的了解了小岗村的发展,我了解了农村发展的有效措施以及农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感受到了乡村地区的强大或力和潜力,这是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牢记先辈的奉献,要有敢于创新和打破常规的的精神才可以让国家的发展蒸蒸日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40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心滋润乡村,支教温暖前行
图为孝感市应城市老观湖社区自愿者团队于近日开展了一场精彩而有意义的支教活动,旨在助力乡村教育,为当地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这项活动不仅展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和关注,更是激发了青少年对教育的热爱…
曲园学子暑假行——唢呐颂盛世,非遗驻心间
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忆传统,展未来,致创新”实践队在假期基于家乡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于7月20日对枣庄峄城唢呐展开实践调查。枣庄峄城位于山东省东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的…
红旗在手中,爱国在心中
中国大学生网京山市8月3日电(通讯员谭双聪)为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志愿者们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手工课堂,以制作自己的五星红旗为教学目标,向孩子们介绍了我国国旗为什么是五星红旗,为什…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爱成长,共筑未来
孝感市应城市老观湖社区始终关注着社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需求,近日举行了一场名为“关爱成长、共筑未来”的支教活动。该活动旨在为社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反诈利剑实践团队助力日照华能电厂开展社会实践反诈宣传活动
反诈利剑实践团队助力日照华能电厂开展社会实践反诈宣传活动2023年8月3日在日照——为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提高企业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近日,由反诈利剑实践团队组织的社会实践反诈宣传活动在日照华能…
将青春融入祖国,书写大河之篇章
将青春融入祖国,书写大河之篇章作者:王祥凯丁飞扬叶子琦张硕吴源【编者按】2023年7月1日至7月6日,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寻觅黄河触摸文明”社会实践团的6名成员先后在河南洛阳、山东济宁进行了为期6天…
安徽学子三下乡:赴滁州明光将红色学习落实
中国青年网滁州8月3日电(通讯员张无仪)应中国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需要,7月份,“赴滁州明光红色研学实践队”参观了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在这次短暂的研学活动中,让我们重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伟大与其…
湖北学子三下乡:览中国第一古刹,品参差菱荇之香
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
安徽学子三下乡:循红色印记,看风华绝代
安徽学子三下乡:循红色印记,看风华绝代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7月9日电(通讯员李贵峰、贾凤超、高文浩)时代的脚步滚滚向前,但总有时间也无法冲淡的印记,无论在什么地方“红色”永远是中华人民的指引色,于…
一‘职’难求?AI时代下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出路项目研究结项
7月1日至7月31日,寻梦小队实践团以“一‘职’难求?AI时代下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出路——以南京市为例”为主题对南京地区2022-2023届大学文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8月1日至2日进行项目结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