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西华师范大学“点点青马星光,擘画乡村骄阳”实践队前往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天宫镇五龙村农耕博物馆体验传统农耕文化。
伴着讲解员的介绍,一踏入农耕博物馆,看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各种农具,霎那间我仿佛置身于一间点燃沉香的时光长廊,空气中袅袅的云烟被许许微风撕成许多碎片,那像纱一样的乳白色气流,顺着风吹进我肺腑,带着我开启一段跨越时空之旅。
布鞋里漾着乡愁,迷梦里满是稻香。
看着角落里摆放着的几双布鞋,让我觉得很熟悉,想起童年时,岁月漫漫,夜晚安谧,抱着浅白色的月光,或橙或黄的灯光里,摇曳着奶奶纳鞋底的身影,伴着我入睡。虽然现在还自己做布鞋来穿的人家已经很少了,但是这种一针一线,靠自己双手劳动收获的优良品格值得我们珍视。
图为讲解员介绍馆藏农具。西华师范大学 唐馨琪 供图
农耕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六、七十年代的农耕工具,一架独轮板车,牵引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山路;喷雾器从铁、木头再到塑料,反映种植技术的发展,工具越来越轻便;“牛嘴笼”、“扯盘子”、“油鞋”无一不昭示出蕴含于农耕文明中的人类智慧。在那样长的岁月里,无论是“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的辛勤劳动;还是“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农业规律;亦或是“耕织传家久,经书济世长”的治世之道,农耕文化始终与万物浮沉同鸣共进。我们的祖先用汗水去温润每一块土地,静候每一颗种子的发芽。时至今日,在灵魂的栖息处,缕缕稻香也曾无数次萦绕在我们的梦中,血脉相连,文化传承,那是我们和祖先所共同作着的一个秋风送谷,岁稔年丰的梦。
观稼方能体物,知之方能久长。
对于农耕文化、农耕工具,很多我已经不认识了、不了解了,我已经无法想象我们的后辈又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到农耕文化。面对崭新的时代,我们更应思考,如何才能保持农耕文明的生命力。博物馆的正门所镌刻着的四个大字—“观稼体物”,告诉了我答案。观稼方能体物,要让我们现在的小朋友看到6、70年代的农耕工具,能够知道以前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和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观稼中感悟农事艰辛,体悟古人智慧。博物馆的构造亦体现了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基因,它外形是圆的,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少数民族建筑。后来才知,以圆为外形,是因为天圆地方,天地的不断运动才有了农业节奏的不断变化。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进行交流。西华师范大学 唐馨琪 供图
农耕文明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早已成为我们民族魂魄中的厚重底色,祖祖辈辈的智慧与汗水都书写在了农耕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知之方能久长,这需要青年们、孩子们保持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不丢掉内心深处独属于乡土文明的一方领地,一份归属。
血液流淌中生生不息,千古不绝者历久弥新。
即使农耕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但我始终坚信,农耕文明,历千古而不绝者,一定会历久弥新!在博物馆工作的一位老奶奶让我感悟很深,她在博物馆内通过展示缝补鞋垫的技艺作为自己的工资收入,在展示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自己收入。老奶奶身上所承载的传统技艺与乡村新旅游的结合,正是深厚悠久的古老文明与崭新时代的双向奔赴。泰戈尔说过“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胎蕴含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大风泱泱,浪潮滂滂,无论是怎样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农耕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所在,农耕文化作为我们血脉积淀的独特力量,它从来不会消逝,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与我们、与时代进行新的融合。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传统技艺。西华师范大学 唐馨琪 供图
(通讯员 龚茂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42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