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坝闸开工建设期间,参加建设的施工绝大多数是群众,而且大都是义务劳动,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40多岁党龄的程庆生在采访中这样讲到。他曾多次参加泄洪,亲眼目睹了一次又一次众志成城的抢险救灾情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为了濛洼地区人民群体的安危,王家坝的每一个人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正是这样一群人,把“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体现地淋漓尽致。
2010年7月24日,温家宝总理到阜南县王家坝镇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在汇报会上精炼提出“王家坝精神”,其中就包括了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这种精神代表了个人超越私利,将集体利益置于首位的高尚行为准则。不论是生活中的困难还是面对挑战,社区的每个成员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相互支持,共同抵御风雨,共享幸福。
抗洪英雄沈恩久,在1982年抗洪抢险中不顾危险,跳入洪水封堵管涌,最终累倒在大堤上;压不跨的钢铁战士郜登福,在1991年洪水大转移中,以过人的本领从洪水中搜救出16名落水群众,自己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周丽平,听说部队要开赴抗洪抢险第一线,主动放弃探亲假,请求上抗洪第一线,却在救援中不幸被拖入水底……
在和当地村民的走访交流中,我们对于王家坝闸的基本情况以及王家坝精神有了初步了解。而后,团队成员则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参观。进入馆内,如同打开一部淮河抗洪救灾历史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地板上一条蜿蜒曲折的缩小版“淮河地图”,淮河起源于河南南阳桐柏山,跨越豫、鄂、皖、苏、鲁5省40个市,流域面积高达27万平方公里。伴随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我们沿着淮河一步步逆流而上,800多年来有关淮河抗洪的惊险与奋争,如电影般一一展现在眼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同样也是基层干部舍小我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夫妻异地工作,孩子他乡上学,一个人过着单位、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这是多少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从刚出校门的稚嫩青年到两鬓斑白的乡镇干部,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贡献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他们可能缺席了孩子的家长会,忘记了爱人的生日,甚至错过了在父母病床前最后尽孝的机会,只因为工作需要他们,群众需要他们。“为人民服务”是基层干部入职工作时许下的铮铮誓言,舍小我为大家便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顾大局”,所谓家国,其实一体。天灾人祸不期而至,同风共雨、守望相助;艰难挑战横亘在前,众志成城、砥砺前行。这样的集体主义精神,贯穿了中国叙事的每个章节,烙印在整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风雨还没有停歇。此时此刻,有人不顾艰险冲锋向前,有人转身离去让出水路,方向不同,其志一也:护卫一方安澜,愿尽一己之责。这正是一个民族真正的灵魂。“国于天地,有与立焉”,铭记这些奉献,传承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将更加强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4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