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西安理工大学赴青海省羊曲水电站调研黄河上游生态保护项目:大国重器,未来可期
日期 2023年8月3日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地域辽阔,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形成了水生浮游动植物—水生昆虫—鱼类—鸟类—湿地的复合生态共生体系。青海的土著鱼类种类丰富,部分土著鱼类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为我国珍稀的物种资源,土著鱼类也为青海高原成为国际意义的珍稀水禽繁殖栖息地和中转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地位。
水电枢纽工程在防洪、发电、供水和航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影响了河道干流水流情势,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会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河流开发利用强度的日益增大,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将会逐步累积,工程建设运行带来的河流生态环境问题也会逐步显现。流域水电站开发运行改变了河流系统原有的水文、水力学特征,进而对流域的鱼类繁殖产生一定的影响,为落实流域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水电开发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好的维护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减缓水电开发对其影响。
在近期,西安理工大学社会实践队一行赴青海省羊曲水电站展开深入调研,本次实践活动以分析黄河上游羊曲水电站特有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场的分布情况为核心,提出适合该河段典型鱼类生态需求的关键生态因子,为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团队采用文献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羊曲河段鱼类物种组成及生态习性,总结羊曲河段鱼类资源的演变过程及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历史资料与现场调查数据,探究影响鱼类繁殖的因素,进而绘制鱼类适宜性曲线,结合河道内流量增加法进一步分析黄河上游特有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场的分布情况。
基于河流天然水文节律及栖息地跟踪监测,揭示黄河上游特有鱼类产卵期的水文特性,分区段、分类别开展黄河上游鱼类繁殖适宜性水文特性的精细化研究,提出了适合该河段典型鱼类生态需求的关键生态因子。
鱼类资源的保护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人民群众对鱼类有更深入的了解,领略鱼类生物多样性之美是主动学习鱼类知识的前提;对捕鱼、禁渔等渔业常识和法规清晰的认识,知法懂法守法是禁渔政策顺利实施的基础;对鱼类的生态价值,鱼类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的认识是鱼类资源保护的基础。
通过本次调研,该团队通过实地勘测和数值模拟确定了黄河上游鱼类产卵场分布情况,为黄河上游鱼类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对其有了深入地了解。相信在我们青年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必将得到有效的保护,鱼类资源将得到有效改善,为建设生态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指导老师:张巧玲
带队老师:王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46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