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承誓愿续红医心,扬医德彰大国风

来源:南通大学医学院 作者:阮钰洁

承誓愿续红医心,扬医德彰大国风

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红医精神”,培育当代医学生价值观,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助力中国“红医”形象走向国际舞台,7月15日至7月26日,南通大学医学院“关爱失能老人”江海康养实践团队成员于南通市开展探究传承“红医精神”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院史馆、采访援非医疗队队长等形式探源“红医”文化,通过与来华留学生交流,分享“红医”事迹,宣传“红医精神”,引导青年学子研习“红医”文化,践行“红医精神”。

参观与探源: “红医精神”在南通

活动第一站,团队成员来到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文博中心,参观通大附院院史馆以及中国眼科博物馆,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感受最真实的过去,探索伟大“红医精神”在南通历史长河中生动体现。

院史馆展示了一个多世纪、代代附院人接续奋斗的生动图景,通过参观院史馆,团队成员感动于革命战争年代南通医士舍己为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敬仰于新中国成立后无数医士为医学潜心钻研,孜孜不倦的高尚精神;受教于南通医院创始人张謇和张詧“祈通中西,以宏慈善”的办医理念及历代附院人的赓续传承。

接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前往参观了中国眼科博物馆,该博物馆是是我国医学门类首个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博物馆,收藏有国家一级文物一件、三级文物三件。“一级文物是苏州医疗仪器厂为毛泽东主席白内障手术定制的手术器件。这件文物由当时做手术的唐由之教授捐赠,也是‘镇馆之宝’。”讲解员介绍到。在讲解员生动的解说中,团队成员了解了这“镇馆之宝”背后唐由之教授为毛泽东主席实施白内障手术的故事。“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这句毛泽东主席手抄赠与的诗句,彰显了唐由之教授从容豁达、敢于担当的人生风貌,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崇高精神。团队成员在听完讲解后皆情不自禁地为唐教授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鼓掌。

采访与感悟: “红医精神”在身边

活动第二站,团队成员前往采访了第31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瞿利帅,通过瞿队长的口述,感受“红医精神”在当代的生动体现。

“团队共12人,于2021年9月启程前往受援国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执行了为期1年的援外医疗任务。”瞿队长首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他参与的第31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援助任务,随后他谈到,在援助过程中团队常常遇到的器械、药物不足的情况,因此经常需要援非医疗队医生利用现有的类似器械或类似药物进行改装自制,有时还需向国内医院大后方求助,以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

团队成员严浩铭在采访瞿队长后表达了对援非医疗队成员的敬佩之情,他表示,医务工作者出征援非,不仅要面对非洲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医疗环境,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抗击疫情、救治生命,这是一场逆风出征,而他们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凯旋,这是南通医学支援非洲和南美洲的行动缩影,更是“红医精神”在当代的鲜明彰显,这样的精神值得后辈医学生学习。

交流与践行: “红医精神”在青年

活动最后一站,团队成员联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来华留学生、南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开展感悟交流分享会。首先,实践队队长丁永峰通过讲述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广大红色医生在枪林弹雨之下抢救红军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历史,介绍“红医精神”的历史起源。接着,团队成员阮钰洁用英文为大家分享了唐由之教授用用中医金针拨障术为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的故事,并展示了中国眼科博物馆中收藏的手术器械照片;团队成员丁润民结合援非医疗队视频,介绍江苏自1964年起持续开展的援外医疗队派遣任务,展现了中国践行人道主义精神,为人类健康事业持续贡献力量的大国形象。

通过此次感悟交流分享会,参会者对“红医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大家切实体会到“红医精神”在中国医务工作者中的代代传承。来自巴基斯坦的Ali表示,这次的分享会使他对中国医生所秉持的伟大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代代医生用行动诠释“红医精神”的行为让他深受感动。

实践团队的成员表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他们对“红医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涯中,他们将以“红医”前辈为榜样,在提升自身医术的同时注重自身医德的培养,以切实行动赓续弘扬“红医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1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感受应城风土,争做时代青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三下乡前往应城,参观了博物馆、许白昊纪念馆、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番茄公社,深刻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底蕴,这次实践让我们收获颇多,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以下几个…
【吹拂南湖和风,寻踪红船精神】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暑期社会实践
7月10日,在党委学工部心理中心教师吴云枭的带领下,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的暑期社会实践开始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来到了嘉兴南湖。嘉兴南湖作为中共一大召开的重要会址,是中国共产党梦…
湖北学子赴洛阳:以河洛文化连接精神
为响应“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主题,以传统文化方式弘扬红色精神,椽承社会实践队于本月3日前往洛阳龙门石窟等地进行为期五天的传统文化实地调研活动,在扬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以自身经历为…
南财学子三下乡:启万里红色征程,忆党的峥嵘岁月
启万里红色征程,忆党的峥嵘岁月通讯员:于真真黄彬彦茹柯耶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
全民普法,建设乡村
2023年8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韧心社会实践队了解了全民普法的相关知识,为下一步社会实践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
湖北二师艺心助学团队: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开勇)为了响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兴助学团队赴随州市广水市驼子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为提升学生们对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
西建大管理学子三下乡:走进都市田园基地,调研现代农业发展
为进一步聚焦党和国家在乡村振兴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了解现代田园都市农业发展现状,有效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和增长才干,7月23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调查现代田园都市…
探寻文明之源,传承中华文化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星火逐风”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日前往西安市古城遗址,行走在城墙之上他们用心体会并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历史文明遗迹的独特韵味。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
游红色故里,知历史古迹
安徽学子三下乡:游红色故里,知历史古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是全国的命脉所在,在我国刚刚建国时就确立我国是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如果没有农业、农村、农民,城镇必将失去…
普法进社区,韧心在行动
2023年8月2日,为进一步加强群众对于死刑制度的了解,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韧心队开展社区死刑制度的宣讲,从当代中国刑法规定及相关法律条文等方面为社区居民广泛的讲解当下的死刑及其量刑原则。下面为我国刑法…